Gaming Solution / 電競部品
-
ROCCAT KAIN 120 / 122 AIMO RGB電競滑鼠實測開箱,表裡一致的完美泰坦按鍵精準快速!
Roccat(冰豹)是玩家們心中有口皆碑的電競周邊產品品牌之一,旗下的滑鼠、鍵盤、耳機、滑鼠墊等周邊產品都有粉絲喜歡,這次小編有好消息要跟喜愛冰豹的玩家們說囉! 冰豹即將推出全新的KAIN系列電競滑鼠,共三種款式,分別是KAIN 100 AIMO、KAIN 120 AIMO以及KAIN 200 AIMO,其中,KAIN 100和KAIN 120都是有線滑鼠,KAIN 200則是採2.4G無線連結,為一無線電競滑鼠,三款電競滑鼠預計都要九月以後才會陸續推出。小編這次要幫大家搶先開箱的是KAIN 120 AIMO版本。 在測試KAIN 120 AIMO電競滑鼠以前,先快速了解一下KAIN系列的設計理念,KAIN的設計是經過Roccat兩年以上不斷研究改進和嚴格測試以後才推出,其目標是要打造一個兼具獨特性和舒適握感的人體工學完美滑鼠,KAIN的每一個細節從整體設計再到滑鼠按鍵、滾輪都是經過Roccat的細心打造而成。 本次推出的KAIN 100、KAIN 120以及KAIN 200三款電競滑鼠在外型上有著相同的設計語言,都採用對稱式設計,左右手玩家都可使用,滑鼠按鍵則是都有6顆,包含位於滑鼠左側的兩顆側邊鍵。三款滑鼠的外型比例相同,都是124 x 65 x 43(mm),不過KAIN 100/120兩款的重量為89公克、KAIN 200則是尚未公布。另外,在軟體的部分則是都支援自家的Easy-Shift[+]技術,搭配Swarm軟體可自訂多種功能。 另外在硬體規格的部分也稍有差異,主要在於內部配置的部分,入門版的KAIN 100搭載自家經典的Pro-Optic感測器R8,最高DPI支援到8500、具備300 IPS和30G加速度,機身僅滾輪單曲RGB設計,支援AIMO燈效技術。KAIN 120和KAIN 200兩款則是使用最新的Owl-Eye光學感測器,DPI範圍最高可以達到16000(最低50),具備五段可自定義的DPI設計,同時還有400 IPS和50G加速度,並且支援滾輪和Roccat Logo雙區的RGB燈效效果。 本次小編收到的KAIN 120電競滑鼠共有兩種顏色,一是黑色的KAIN 120、另一款則是白色的KAIN 122,兩者唯一差別僅在色彩,小編下文將以KAIN 120作主要介紹。 就外觀比例和手感握感來說,KAIN 120外型設計走的是低調風格,不過在滾輪和DPI按鍵區設有銀色區塊呈現對比,加上滾輪處和Roccat商標處設有RGB燈效,低調但卻不失優雅。比較特別的是這次KAIN系列全電競滑鼠都採用改良塗層,使用最新的Anti-wear耐汗技術,不只兼具耐用和抗污的功能,也能同時提供不錯的防滑手感,加上左右兩側使用橡膠材質的防滑墊,一體成型的設計下,讓小編手感特別好,不只耐磨而且握感舒適。 Roccat這次顛覆滑鼠點擊機制,為了在點擊和觸感中追求完美平衡,泰坦微動開關誕生,並且全系列KAIN電競滑鼠都搭載,分體式的按鍵設計讓玩家可以輕鬆精準點擊。泰坦開關是由歐姆龍微動開關搭配分體式按鍵和彈簧模塊所組成,結構上有點類似按鍵張力系統。另外,Roccat也強調這次KAIN系列電競滑鼠內部韌體採用智慧算法以改良信號處理模式,讓玩家的滑鼠點擊速度提升16ms,為玩家帶來先發制人的快速體驗。 搭配Roccat自家的Swarm軟體加持,提供包含DPI設定、燈效調整、巨集編程和按鍵自定義功能,玩家要想打造屬於自己的KAIN超簡單! 為了實際將KAIN 120的效能表現出來,小編找了Mouse Tester v1.5.3軟體來測試,該軟體可以描繪出玩家移動滑鼠軌跡時,過程中所呈現的反應時間、回報速率等數據,藉此讓玩家可以體會在一般使用/遊戲過程中,KAIN 120的速率穩定度表現,測試過程中將以400 DPI和1600 DPI分別代表低、高靈敏度環境作為測試,這裡小編搭配的是一般常見的布面滑鼠墊,以模擬玩家們最常使用的滑鼠墊材質。 整體來說,Roccat此次推出的全新KAIN 120系列電競滑鼠,預計會在9月時推出。就外型上來說,大小比例適中,整體使用全新的防滑耐汗塗層,使得其手握感滿舒適,而在內部硬體規格的部分則是有最新的Owl-eye光學感測器和全新的泰坦微動開關,搭配最大16000 DPI、400 IPS和50G加速度,實際測試下的反應速度和回報率也都滿穩定。雖然外型上走的是低調質感的設計,沒有過多多餘的裝飾,但這才是Roccat強調KAIN帶來表裡一致的完美手感和操作體驗精隨所在。 廠商名稱:ROCCAT STUDIOS (冰豹亞太) 廠商網址: 廠商電話:02-8226-2666
-
銳不可擋,華碩ROG印尼新產品發表會現場直擊
為深耕東南亞市場,華碩於7月11日在印尼雅加達盛大舉辦新品上市記者會,將多款搭載Intel第9代處理器的ASUS品牌產品,以及ROG電競新產品,推向印尼市場,以期進一步擴大市占率與心占率。 華碩在印尼市場耕耘多年,如今已成為電競品牌第一名。依據GfK市調公司的最新資料顯示,華碩一般消費性筆記型電腦第一季的市占率高達41%,創下自2014年以來,連續21個季度穩坐冠軍寶座的亮眼紀錄,2019年將有機會挑戰過半市佔,成長動能強勁。 至於電競筆電方面亦不惶多讓,第一季同樣以平均57%的壓倒性市佔奪下第一,大幅領先第二名超過40%,其中高階電競筆電市佔更高達73.2%稱霸群雄,不僅成為當地筆記型電腦代名詞,也為華碩多年來在地深耕有成添一完美註解。 為讓印尼玩家與粉絲們也同樣享受到最新電腦科技,這次華碩發表了一系列的產品,包括以輕薄機身著名的Zephyrus系列—ROG Zephyrus S (GX502) / ROG Zephyrus M (GU502)、與BMW Group Designworks團隊攜手打造的ROG Face Off概念機、增加獨家ROG Keystone鑰石的全新ROG Strix系列電競筆電—ROG Strix SCAR III / ROG Strix Hero III / ROG Strix G、有電競航母之稱的ROG Mothership (GZ700)可拆式電競筆電和ROG Strix GL12CX電競桌機,這些都是華碩最引以為傲的電競筆電產品。 至於開放性平台產品與電競周邊方面,則有最新的GeForce RTX 20 SUPER系列電競顯示卡、ROG Rapture GT-AC2900電競路由器與ROG PNK LTD粉紅系列限量版的電競周邊等。華碩一口氣發表如此豐富多元的產品應用,已滿足當地玩家各種需求。此外,華碩更透過跨品牌合作,以及找知名戰隊與YouTuber合作,來強化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力道,例如與知名運動潮牌Under Armour跨界合作,推出新款聯名外套,現場更齊集多位合作夥伴,包含電競常勝軍Rex Regum Qeon(RRQ)、PUBG戰隊Aerowolf,以及印尼人氣Coser兼玩家—Punipun、MOMO等,來炒熱現場氣氛。 這次華碩發表的產品,雖然大部分都已經在台灣或是其他地區發表過,但對印尼市場而言,可說是第一次,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發表會的現場精彩鏡頭吧! 接下來看看活動現場,有擺設不少ROG電競商品,讓粉絲體驗,並有對戰區讓粉絲們同樂!以下就來看看! 從上述的新品發表與現場展示,又再次證明了華碩以最佳的行動力,在印尼市場搶到40%的市場,ROG電競產品更達到57%的市占率,讓對手望塵莫及!而華碩的各種電競商品,都有絕佳的外型與效能,讓玩家們不僅玩到最新搭配第九代Intel Core處理器與NVIDIA各式顯示卡的電競筆電與桌機,也能展現出自己的風格,以玩出好成績!不管是印尼玩家,還是台灣玩家,ROG的各式電競商品,都值得消費者參考選購!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1) (本篇) (2)
-
2019夏季電競螢幕採購指南!10款市售版本解析、下手前務必參考
這幾年的電競周邊產品相當火熱,一堆廠商也如火如荼的推出各項相關商品因應這股趨勢,除了常見的機殼、滑鼠鍵盤以外,時至2019年,多家廠商也開始推出包括像是外接智慧燈等更偏向玩家生活周邊的產品,然而電競主題最根本的硬體配備還是玩家最必要的主軸。 前幾期小編群已經跟大家介紹了多種和電競產品相關的採購主題,這一次要介紹的是跟主視覺有關的「電競螢幕」,也是玩家們購買電競主機後,每天看最久的產品元件,畢竟打從開機之後就得一直盯著螢幕看了,所以螢幕一定要符合玩家的需求才行。按照慣例,先來講解一下跟螢幕有關的名詞、規格與挑選時該注意的部分有哪些,順便也把這次集結起來的各款螢幕特色跟大家做個細部介紹,打算在最近購買螢幕的玩家可以作為參考依據。 說到螢幕,現在普遍都已經是FHD等級,標準的1920x1080已經是基本主流,更多如2560x1440、3840x2160的解析度,甚至是21:9、32:9的寬螢幕設計,也逐步的被玩家所接受,可是如果是以「電競」的角度切入,那該怎麼選? 單純要介紹螢幕的話,可能得連載個幾期才說得完,這次把範圍縮小在目前大家比較切身有感的電競螢幕上面,畢竟電腦配備升級、也買了高階顯示卡、加了RAM與M.2 SSD,不就是要玩Game嗎?好的電競主機都已經準備好了,總不能觀音頭乞丐腳,得配上一台合適的電競螢幕才是完美,您說是吧!所以在買電競螢幕之前一定要先了解什麼是「電競螢幕」以及它的特色又有哪些,另外,相較於一般的高階螢幕它又有什麼差別呢? 簡單來說,電競螢幕一般強調的是螢幕更新率以及反應時間的表現;以螢幕更新率來看,一般來說會要求要達到144Hz、甚至目前最高有到240Hz的,但一般高階螢幕就不強調這一項目,數字上來說高階螢幕通常鎖定在60Hz。此外,電競螢幕因為要追求這些高技術規格,所以部分時候會犧牲螢幕的色彩呈現,或是無法衝上較高的解析度,不過一般高階螢幕就沒有這樣的限制,它們強調的是色彩的精準表現,同時也會提供高解析度(2560x1440以上)的畫面呈現,但相對的,這類高階螢幕應缺乏高畫面更新率和其他硬體規格,一般來說無法遊玩像FPS射擊遊戲這類畫面轉換和切換節奏較快的遊戲,只能玩較靜態的遊戲選項。 文走至此,相信玩家對於電競筆電和一般高階螢幕間的差別已經有初步的概念,那麼電競螢幕2019年的現在,在購買電競螢幕之前有哪些重點特色,且聽小編娓娓道來吧! 首先先從解析度來看,目前的主流解析度維持在FHD(1920x1080),這樣的畫面對於一般電競玩家或是職業電競選手來說最習慣,不過隨著顯示卡的硬體效能表現越來越強,在它們逐漸能應付高解析度如2K(2560x1440)甚至4K(3840x2160)解析度的能力下,其實高解析度的電競螢幕也正在慢慢地興起當中,然而在高解析度的環境下,遊戲整體的FPS數字也會相對降低,因此主要最常見解析度仍舊維持在FHD,玩家在選購前要先考量自身硬體規格。 螢幕尺寸方面,主流電競職業選手採用的多為24~27吋大小,這類螢幕適合常玩射擊遊戲或MOBA競技類遊戲玩家,因畫面太大的話,同一時間內眼睛能看見的內容有限,無法清楚掌握出現在畫面中的細節。再更大的螢幕如32吋的話,就比較適合喜歡RPG遊戲的玩家。有一點要注意的是,購買尺寸較大的螢幕(如32吋以上)的話,小編建議解析度要至少有2K以上,否則FHD解析度下的32吋螢幕,其畫面顆粒感非常重,整體的畫面細節就會不夠精細。 目前電競螢幕常見的比例有16:9、21:9和32:9三種。16:9是多數主流電競螢幕中較常採用的螢幕顯示比例,其常見的實際解析度比例為1920x1080、2560x1440、3840x2160等等。另一方面,21:9顯示比則是屬於寬螢幕等級,最常見的比例如3440x1080、3440x1440等等。32:9則是畫面更大的寬螢幕比例,雖然能提供更多的畫面和空間使用,但因這個顯示比例通常螢幕大小會到42吋甚至47吋,玩家在使用時若是離螢幕太近的話,需要轉動些微頭部才能看到左右兩側畫面,若非離螢幕有些適當距離的話,其實對玩家來說是比較不方便的。再者,螢幕太大對於玩家電腦桌空間的大小也更要求,因此,32:9電競螢幕目前在市場上相對較少見。 該如何在這兩種比例中選擇,16:9由於是長期以來無論是廠商還是消費者都比較習慣的顯示比例,因此不管是一般影片觀看還是遊戲遊玩,16:9都是原生支援的顯示比例之一,因此,多數時候不必擔心額外的失真問題,螢幕接上電腦以後就可以直接支援螢幕原生顯示比例(FHD、2K、4K等等),在玩遊戲時,眼睛同一時間餘光能看到的影像比較容易觀看,比較容易注意到位於畫面邊緣的敵人。不過缺點就是如果沒有要玩遊戲的話,一般時間同一視窗下只能開啟單一工作項目,多工能力相對不足。 至於21:9顯示比呢,最大優點就是螢幕較寬、所以整體的視覺體驗相對來說比較優秀,沉浸感較強。同時,因長度比例較長,所以若是作為文書工作處理時,可以將兩項工作事項並排在桌面上,處理事情更有效率。另一方面,玩遊戲時也可以輕鬆藉由分割畫面將其他螢幕訊號輸入到同一21:9螢幕中,建立子母畫面或分割畫面,一邊玩遊戲還可以一邊在同一畫面上看影片攻略。 2019年的當下,曲面電競螢幕也逐漸成為玩家選購的考量之一,其優點在於優秀的沉浸感,以及可以減少螢幕反光、減輕螢幕傷眼的可能。在此之前曲面螢幕之所以並未興起主因在於價格較貴,但在技術成熟以後,多數曲面電競螢幕已經可以和一般平面電競螢幕價格差不多了。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曲面曲度主要有1800R和1500R兩種,前者是目前市場上曲面螢幕的主流規格,後者則是新興的曲面選項,數字越小代表弧度越彎,以1800R為例,代表它的曲度是以一個半徑長度1800 mm的圓弧來製作的,如果是1500R的話,就代表是以半徑1500 mm的圓弧來製作。 那麼玩家有沒有需要購買曲面電競螢幕,需視喜歡的遊戲類型而定,如果是喜歡3A級遊戲或是RPG遊戲,甚至是其他像是賽車、策略模擬等類型的遊戲的話,曲面畫面會非常適合,沉浸體驗超級讚。不過如果是喜歡FPS射擊遊戲或是MOBA競技遊戲的話,建議還是以平面為主,因同一時間眼睛需要注意的細節太多。此外,購買曲面螢幕前也要考慮螢幕尺寸,除非玩家電腦桌空間夠大,否則曲面螢幕尺寸建議維持在24~27吋,最大不要超過32吋,否則同一時間眼睛需要應付的畫面細節非常多,長時間玩遊戲的話眼睛會非常痠。 最後要提醒的是,曲面和平面是非常主觀的判斷因素,小編建議玩家在購買之前有機會的話可以親自體驗看看曲面螢幕,根據自己的喜好決定是否要購買才恰當。 接下來是螢幕更新率的部分。螢幕更新率是多數電競玩家在購買電競螢幕前會優先考慮的重點規格之一,其單位是Hz,代表螢幕每隔多少時間刷新一張圖,例如60Hz就代表1/60秒,大約等於16.6毫秒(ms),Hz數字越大(例如144Hz、240Hz),代表圖之間的間隔時間越短,意味著玩遊戲時不管是角色移動還是圖像轉換比較不會有出現殘影的問題,視覺感和操作體驗也越流暢。 一般大眾平常在購買螢幕時的螢幕更新率普遍在60Hz,主因在於作為一般工作文書處理或是觀看影片,60Hz的螢幕更新率已經綽綽有餘。但為了滿足電競玩家對於高流暢度的需求,多數電競螢幕都會搭載高螢幕更新率。目前多數主要世界大賽(尤其是射擊類遊戲比賽)的螢幕更新率已經強調必須在240Hz,至於一般主流玩家則是至少需要144Hz以上,若是入門玩家或較不需要高螢幕更新率的玩家的話,則是會至少推薦螢幕要有100Hz以上(常見的會是120Hz也可以)。 另一個和螢幕更新率息息相關的硬體規格是反應時間,指的是液晶顯示器上的燈點由暗轉亮加上由亮轉暗的總和時間,這個時間越短、代表反應時間越快,通常計算單位為毫秒(ms)。目前電競螢幕多數都強調在3毫秒以內,入門等級的話會在4毫秒以上。 最後,購買螢幕前需不需要搜尋「G-Sync」或「FreeSync」字樣,老實說必須看個人感受,現實面來說,電競螢幕掛上這兩種字樣時,就會硬生生的比一般電競螢幕貴至少5000元以上,G-Sync級螢幕甚至可能貴1萬元都有可能。雖然這些技術在電腦自身硬體規格不錯的情況下確實能發揮穩定畫面、減少撕裂的效果,但還是需要玩家自身體驗才行。 此外,關於G-Sync和FreeSync螢幕的選購上,也提供一個小撇步,日前NVIDIA(G-Sync開發者)宣布部分採用AMD FreeSync技術的電競螢幕已經可以相容於G-Sync模式,也就是玩家能夠用較便宜的價格享受較高規格的表現,雖然部分嚴苛條件下,流暢度仍然會有所影響,不過一般情況下,相容G-Sync的FreeSync螢幕已經足夠應付多數遊戲。 除了電競螢幕本身的硬體規格要考量以外,玩家購買螢幕前還需要考量自身的電腦硬體規格是否足夠,其中顯示卡的等級尤其重要,顯示卡如果不夠力,購買再高階的電競螢幕也是枉然。至於什麼樣等級的顯示卡該購買怎樣的電競螢幕呢? 先從NVIDIA目前推出的GeForce RTX系列來說吧!目前RTX共有RTX 2060、RTX 2070以及RTX 2080三種一般版本,同時又有RTX 2060 Super以及RTX 2070 Super(未來還會有RTX 2080 Super),這裡將以常見的一般版作為標準介紹,「Super」版本的效能表現約落在一般版和「Ti」版本之間,玩家可以自行從價格面去做考量。 RTX 2060顯示卡的效能表現目前可通殺所有主流FHD解析度遊戲,包含3A級遊戲大作,若是搭配24~27吋G-Sync螢幕,可以完美發揮其效能表現,帶來穩定的FPS數字,若要再往上衝更高解析度的話,則是要看遊戲類型,節奏快的FPS射擊遊戲可能在2K、4K解析度下無法有流暢的體驗。 更高階的RTX 2070和RTX 2080在FHD解析度下的表現自然不在話下,不過其強勢的點在於更高解析度的遊戲表現,就中間的RTX 2070來說,已經可以踏入2K解析度領域,RTX 2080更是可以衝到4K解析度。 NVIDIA上一世代的GeForce GTX系列中,以常見的GTX 1080為例的話,主流FHD解析度遊戲是完全沒問題的,要衝到2K解析度的話就會有點勉強。再往下的GTX 1070 Ti和GTX 1070則是同樣可以滿足主流FHD遊戲,若是GTX 1070以下的顯示卡等級的話,還是乖乖待在FHD解析度比較妥當。 至於AMD陣營方面,目前最高階的7奈米神卡Radeon VII在主流FHD解析度下可以通殺所有遊戲,部分遊戲類型同樣也可以攻到2K或4K解析度上,至於上一世代的RX500系列顯示卡則是全部建議只衝FHD解析度就好,要再往上的話就有些勉強。 這裡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小編提供的各顯示卡適應的解析度,都是在24~27吋的螢幕尺寸下喔!若要再往上的話,玩家們就必須考慮FPS數字的表現問題了。 再了解完電競螢幕的相關重要規格以後,再來就要考慮採用的面板,面板放在最後才講的原因是電競螢幕採用的面板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它在前文每一規格中的表現。常見的螢幕面板目前有三種,分別是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轉換技術)以及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排列技術)三種,每一種面板都有其本身的面板特色以及適合的遊戲類型玩家。 TN面板玩家在購買時的最大特色就是便宜,同樣的螢幕硬體規格若是應用在其他兩種面板的話,就有可能貴個五千一萬。另一個優勢是TN面板可以將螢幕的反應時間壓在1毫秒、同時螢幕更新率也可以達到240Hz,目前電競螢幕上常見的240Hz多以TN面板為主。不過在便宜的價格下,其缺點就在於TN面板會有嚴重的色偏問題,這問題在非正視角看螢幕時尤其明顯,此外,它的色彩表現和螢幕的可視角也相對較不優秀。但對於喜歡玩射擊遊戲又不特別在意畫面色彩的玩家來說,TN面板絕對是FPS射擊遊戲首選螢幕。 IPS面板的優勢在於本身的色彩表現精準,且亮度也足夠,這也讓許多設計師或影像處理者常常會以IPS面板螢幕為首選,如果沒有特別喜歡玩射擊類遊戲又想要螢幕色彩棒的話,那麼IPS面板螢幕將會是優秀的選擇。目前IPS面板的電競螢幕主要以144Hz、3毫秒反應時間為主。 由於IPS面板本身因內部液晶排結構排列的關係,會導致出現「IPS Glow」的問題,當IPS螢幕在全黑暗畫面的背景時,會在螢幕邊緣區域出現某些區塊較亮的問題,雖然它只有在黑暗的背景中才會較明顯,不影響遊戲體驗。但如果是更想要完整黑暗背景的玩家的話,VA面板螢幕就會是首選了。 VA面板的特色就是其對比最高,尤其在黑色的呈現上,更是三種面板中的佼佼者,因此,能夠在看電影或是黑暗場景的遊戲畫面內,讓整體的視覺畫面對比表現上更加明顯。目前VA面板的電競螢幕其螢幕更新率和反應時間主要也都是144Hz、3毫秒。 簡單快速地幫玩家們做個對比吧!若要論及螢幕的反應速度,TN>IPS、VA。如果是要說螢幕的對比度表現的話,則VA>TN、IPS。最後若要說色彩的精準度表現,那麼IPS>VA>TN。玩家們在購買前可以根據自身的遊戲類型和喜好做選擇。 其實說到底,電競螢幕的好壞其實是很主觀的東西,對於一般玩家來說,除了在滿足預算下,購買需要的螢幕規格和適合的面板、尺寸和解析度以外,最主觀的也是螢幕的外型和玩起遊戲來的直接體驗,因此,小編最後還是會很建議玩家們在選購時,可以直接到專賣店去實際使用看看再做決定。 至於要從何開始下手呢?接下來將依照品牌英文名依序介紹10款市售的電競螢幕,提供給有興趣的玩家們做為購買前的參考! 相信各位玩家對AOC並不陌生,AOC推出的AG273QCX是一款27吋2K解析度(2560 x 1440)電競曲面螢幕,通過VESA HDR400認證,讓玩家能夠享受高品質遊戲畫面。不只如此,它還搭載AMD FreeSync 2技術,可以減少畫面撕裂的問題,避免破壞遊戲體驗。搭配時下最流行的RGB燈光效果和DTS立體環繞音效認證喇叭,還能利用附贈OSD快捷控制器,即時應對不同遊戲調整設定。 在硬體規格上,AG273QCX採用1800R曲面VA面板,顯示比為16:9,搭載1ms超低反應時間配上144Hz更新率,並支援AMD FreeSync 2 HDR技術,不只符合專業電競賽事要求,畫質上也因為VA帶來的優秀對比性帶來不錯的畫面表現。FreeSync 2 HDR的輔助更進一步避免畫面撕裂,提供良好的遊戲體驗。 外觀設計上,AOC這次為了玩家下了不少工夫,像是可拆卸的升降旋轉支架,輕鬆安裝輕鬆調整。適合多螢幕拚接的窄邊框設計,讓整體的視覺體驗更加優秀。另外還有加入RGB燈光效果,為整體使用體驗再加分,客製化能力很不錯。 連接埠輸出入的部分,AG273QCX提供相當豐富且彈性的選擇,有兩組HDMI2.0、兩組DP1.4 (皆支援HDR),一組傳統VGA輸入、四組USB3.0 HUB和3.5MM喇叭和麥克風輸出入,最後是OSD快捷控制器連接埠。 AG273QCX搭載的OSD快捷控制器使用相當便利,讓玩家在切換不同遊戲時,能夠一鍵切換畫面亮度、對比、色彩、黑平衡,更能夠記錄在三組自訂按鍵上,迅速切換至適當的設定值,另外還能開啟螢幕內建虛擬準心,在遊戲中能夠更準確的瞄準敵人。 實際畫面測試的結果中,視覺上因採用VA面板的關係,因此在灰階上表現較佳,在灰暗的遊戲畫面時,和一般的螢幕相比,陰影細節表現更清晰,例如在玩FPS遊戲時,能夠更輕易發現躲在陰影中的敵人,再搭配附贈的OSD快捷控制器,能夠因應不同遊戲情境,快速切換個人設定。一般色彩表現的部分,也因為採用VA面板的緣故,在遊玩場景較暗的RPG遊戲或是觀看電影時,可以有不錯的視覺沉浸體驗。 廠商名稱:AOC Monitors 廠商電話:(02)8226-1668 廠商網址:https://tw.aoc.com/ 在電競的世界裡,速度就是一切,這也是ROG XG248Q誕生的原因,XG248Q是一23.8吋FHD解析度電競螢幕,採平面搭配窄邊框的設計,顯示比為16:9,整體視覺體驗不錯。 外型上擁有ROG產品線的標準圖騰設計,並且採用大膽的流線型設計,除了背面的RGB自訂圓環燈效,可以藉由自家的Aura Sync燈效軟體自訂多種燈效設計和色彩表現外,還有三角角架上的自定義背光Logo,可以自由讓玩家設計自己想要的Logo反射在電腦桌上,客製化能力十足。 硬體規格上,XG248Q採用TN面板,搭載240Hz螢幕更新綠配上超低1ms反應時間,並且支援FreeSync技術,玩家顯卡夠力的話螢幕流暢度完全足夠的。除此之外,玩家們普遍不喜歡開啟遊戲中的Motion Blur功能,這點對射擊遊戲玩家來說尤其重要,畫面視角快速變換時,視覺上任一細節的畫面都不能因快速轉動而模糊,因此,XG248Q具備ROG自家Extreme Low Motion Blur技術,可以極限降低Motion Blur視覺效果。 XG248Q具備FreeSync技術,若有AMD陣營顯示卡的話,就可以直接使用,減少畫面撕裂的可能。另外,XG248Q也在NVIDIA開放G-Sync相容螢幕成為其支援的品項之一,因此,即使是使用NVIDIA顯示卡也可以直接無痛支援使用,C/P值不錯。 連接埠輸出入的部分,XG248Q提供HDMI 2.0兩組、一組DisplayPort,3.5mm耳機孔一組,以及兩組USB 2.0連接埠額外彈性使用。 實際測試的結果中,視覺上XG248Q由於採用TN面板的緣故,因此在色彩準確度的表現上稍有失真,但華碩校色的能力有彌補這一點,整體來說遊戲色彩上的表現還是不錯。強大之處在於240Hz和1毫秒的反應時間帶來的極致流暢體驗,用來遊玩射擊遊戲爽快度十足,小編是採用NVIDIA的顯示卡同步測試G-Sync相容技術,發現雖然畫面在偶爾大幅度的轉變下,偶爾還是會有些微畫面撕裂、跟不上反應速度的問題,但就一般遊戲情況下,G-Sync相容的技術已經足夠應付多數遊戲內容。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www.asus.com 華碩ROG玩家共和國另一款值得考慮的電競螢幕XG32VQR,不同於前一款採24吋平面設計,這是一款32吋曲面螢幕,不過前後外觀上和24吋的XG248Q是相同的設計元素,都是ROG圖騰搭配信仰之眼和環繞RGB燈效,可藉由Aura Sync燈效軟體和其他相容硬體進行燈效同步。另外,腳架底部的部分也有提供客製化Logo可以讓玩家利用紅色背光反射到電腦桌上喔! 最大不同在於採用1800R曲面設計,弧度在大螢幕尺寸的加持下,整體的視覺沉浸體驗不錯。搭配的螢幕解析度則是2K(2560x1440),顯示比為16:9,採用的面板是對比強度高的VA面板,在對比色彩表現優秀的前提下,也強調整體的色彩表現,例如具備sRGB 125%的色彩飽和度,同時也有DCI-P3 94%專業色域的高動態範圍(HDR)技術與通過DisplayHDR 400認證的對比效能,並且再搭配Shadow Boost技術,玩家玩遊戲時的時候,可以在畫面整體亮度不過曝的情況下,加強陰暗區域的場景,凸顯在陰影中的敵人,不管是在色彩表現還是對比上,XG32VQR都有不錯的表現。 螢幕更新率和反應時間分別是144Hz和4ms,搭配Radeon FreeSync 2 HDR技術,不只能夠減少畫面撕裂的可能,也能藉由HDR技術提供不錯的亮度和對比度,FreeSync 2技術可規定SDR及HDR內容的低延遲處理範圍,消除與HDR內容有關的輸入延遲,強化整體的遊戲體驗。順帶一提,XG32VQR具備多種HDR模式,包含DisplayHDR、ASUS HDR和FreeSync HDR,可在不同遊戲或工作環境選擇不同的模式使用。連接埠部分,提供3.5mm耳機孔、雙HDMI 2.0、雙USB 3.0以及一組DisplayPort 1.2,連接埠非常齊全。 實際的測試和遊戲畫面中可以發現,在色彩表現上,VA面板帶來的優勢,螢幕在灰階和對比度上確實非常出色,遊戲畫面中深色的場景部分也確實帶來優秀的暗黑體驗,144Hz螢幕也能滿足主流玩家的需求。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www.asus.com 喜歡玩遊戲的玩家每每一玩就是兩三個小時、甚至五六個小時都有可能,長時間下來對於眼睛來說其實是一大負擔,因此,BenQ推出EX3203R曲面舒視屏護眼螢幕,外型上是相當保守簡單的乾淨設計,沒有太多的稜角或RGB燈效,但搭載獨家類瞳孔護眼技術,復刻真實影像,源自BenQ舒視屏護眼科技與HDR高呈像,能藉由高動態範圍成像與智慧偵測內外光源技術,提供眼睛最舒適的亮度與色溫,更提供畫面上的亮眼與極黑色彩同步顯現,長時間使用下,可以進一步保護雙眼的健康。 EX3203R為一31.5吋VA面板螢幕,左右側邊是窄邊框設計,解析度為2560x1440,顯示比例是16:9,具備原生144Hz螢幕更新率和4ms反應時間,同時支援FreeSync 2 HDR技術,就電競螢幕的規格面來說已經足夠應付多數玩家的需求。除此之外,它同時也具備1800R曲面設計,貼合眼球弧度,可以進一步再減少眼睛長時間使用的疲勞可能。連接埠部分包含3.5mm耳機孔、HDMI 2.0兩組、USB Type-C一組(可兼容Mac和PC快速傳輸與充電)、USB 3.1兩組。 色彩表現上,包含90% DCI-P3廣色域,並且通過DisplayHDR 400規格影像認證,能提供8bit顯示水準,在2K解析度畫質下,使得畫面整體的色彩呈現更加清晰。另外,VA面板的高對比優勢下,也讓玩家不管是看電影還是玩暗黑風格遊戲,都可以有不錯的視覺體驗。 實際拿來玩遊戲看看,本身144Hz螢幕更新率帶來的流暢體驗非常不錯,VA面板下遊戲中的暗區表現也很不賴。另外,為了嘗試EX3203R的瞳孔護眼技術,小編嘗試連續遊玩遊戲近3個小時,過程中並未感到明顯眼睛疲勞或是痠痛不適的症狀,這點以小編自己來說有明顯體驗,尤其是在玩像是《絕地求生》這類大逃殺遊戲時,時不時會需要仔細觀看遠處房屋中是否有敵人隱藏在其中,長時間使用下來是滿傷眼睛的。 BenQ的電競螢幕在玩家市場中也是有口皆碑,許多職業選手也指名要BenQ出品的電競螢幕,可見其影響力。這次的EX3203R在遊戲中曲面的沉浸體驗自然就不再話下,採用VA面板的優勢在於可提供較佳的色彩表現,同時也能兼顧電競市場需求,整體來說是一款還滿不錯的選擇。 廠商名稱:BenQ - 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27-427 廠商網址: www.benq.com.tw 技嘉科技(GIGABYTE)旗下電競品牌AORUS,前陣子推出全球第一台戰術型電競螢幕AORUS AD27QD,搭載許多目前高階電競螢幕該有的基本規格和功能以外,同時也集結多種AORUS的獨家特色和專利技術,讓電競玩家玩起遊戲來像是開掛一樣。AD27QD外型上可說是下足苦心,背面的外型設計是以「鋼鐵羽翼」作為設計概念的主軸,映襯了在無段式腳架上醒目的AORUS老鷹頭商標,該商標本身同時也具備RGB燈效輔助,背板兩側的側翼燈光設計,也可和AORUS老鷹頭一起藉由RGB Fusion軟體客製化燈效。AD27QD還首創數位LED的RGB燈效,在燈效的轉換上更加流暢平穩,同時搭配AORUS的RGB Fusion軟體操控,讓玩家可以通過直觀的操作介面和自定義的功能,完美打造屬於自己的個人化風格。 再來介紹AORUS AD27QD的基本硬體,螢幕本身的解析度為2K QHD(2560x1440),採用全平面27吋超窄邊框設計,顯示比例是16:9。導入144Hz螢幕更新率加上僅1毫秒的反應時間,並且搭配AMD FreeSync技術使得畫面不撕裂,另外,AD27QD也已經成為支援G-Sync相容模式的電競螢幕,用NVIDIA顯示卡也可以支援G-Sync。 螢幕色彩呈現部分則是使用10 bits IPS(8 bits + FRC)面板顯示色彩,可視角度也提高到178度,以有效降低畫面重影效果,並且達到95% DCI-P3廣色域色彩規範。另外,再借助經VESA認證的DisplayHDR 400技術,可讓AORUS AD27QD提供更好的對比度和色彩準確度、以及更鮮豔的色彩。 輸出入埠的部分位於螢幕下方,除了電源孔以外,另外還有耳機麥克風孔、HDMI 2.0兩組、一組DisplayPort 1.2、兩組USB 3.0,連接埠的選擇非常彈性。另外還有一組USB Type-B連接埠,主要是用來與電腦連接,藉此透過內建的AORUS軟體來控制螢幕。 AD27QD特別的地方在於提供許多戰術功能可以讓玩家在玩遊戲時使用,包含開啟後可減少槍枝後座力晃動的瞄準穩定器(Aim Stabilizer)、或是能即時呈現目前電腦硬體資訊的儀表板(Dashboard)功能,還有像是黑平衡(Black Equalizer)技術,讓玩家迅速找到隱藏在黑暗中的敵人等等,還有也可藉由Game Assist功能開啟倒數計時器、準心輔助等等。另外,也提供並排和子母畫面的功能,讓玩家能同時看到不同畫面,AORUS AD27QD支援PIP和PBP顯示技術,允許玩家在同一時間內同時顯示不同的訊號來源,甚至可以選擇音訊輸出的來源,所以玩家可以在一台電腦下、透過多重輸出讓主畫面玩遊戲、子畫面直接觀看遊戲攻略!而所有的功能除了可藉由螢幕下方的OSD控制外,也可直接藉由AORUS OSD-Sidekick軟體快速使用鍵盤熱鍵或滑鼠調整,而且所有功能都是直接建立在螢幕韌體上,可以避免被抓作弊! 另外,AORUS AD27QD還有一個神輔助功能,就是螢幕內建ANC降噪技術。只要將一般的3.5mm耳麥插入AORUS AD27QD內建的耳機孔後,就可以直接藉由OSD-Sidekick軟體開啟ANC功能,通過多達5段式的降噪等級,直接幫任何耳麥進行降噪,原先麥克風容易收到鍵盤敲打或背景音樂的困擾通通解決了,效果非常驚人!以2K螢幕來說,有這麼多開掛般存在的功能輔助,同時又可以支援FreeSync或G-Sync技術,著實是一個還不錯的電競螢幕選擇。 廠商名稱:GIGABYTE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79-800 廠商網址:http://www.gigabyte.tw 微星(MSI)日前推出全新電競螢幕OPTIX MPG341CQR(下稱MPG341),是屬於電競螢幕產品線中高階的MPG系列,即將作為MSI旗下旗艦級的曲面電競螢幕。 外型上,MPG341在背面使用大膽的線條組成,並且搭配簡單的RGB燈效,使得螢幕背面看起來非常簡單有力,背面右側部分則是有金色的MSI龍魂Logo,優雅不失質感。螢幕的正面延續廣受好評的下方RGB五條RGB燈條的設計,支援MSI獨家的Mystic Light燈效軟體,另外可以藉由Steelseries Gamesense軟體的設定和對應的遊戲搭配,例如可以設定同步子彈數,或是同步玩家角色的血量等等,讓RGB燈效不再只是單純的裝飾品,而是富有實際意義的功能。 硬體規格的部分,MPG341本身為一34吋1800R VA曲面螢幕,解析度為3440 x 1440,顯示比例為21:9,介於16:9和32:9之間。螢幕本身由於是VA面板的緣故,色彩對比表現不錯,並且具有84% DCI-P3廣色域和105% sRGB的色彩表現。 電競規格方面,搭載144Hz螢幕更新率和1ms反應時間,在眾多VA面板搭4毫秒反應時間的選擇中,算是獨樹一格的特殊表現。另外,也具備FreeSync功能,以便維持畫面的穩定流暢。連接埠方面,則是提供HDMI 2.0兩組、DisplayPort 1.4一組、USB Type-C一組、三組USB 3.2 Gen 1 Type-A、一組USB 3.2 Gen 1 Type-B連接電腦以3.5mm耳機孔和麥克風。 MPG341除了本身的視覺體驗和硬體規格不錯以外,其他還有許多額外的特殊功能,外觀上另外還有內建一視訊鏡頭,位於螢幕的正中央下方邊框上,可以直接作為影像輸出使用。另外,MPG341也內建分割畫面的功能,可以輕鬆建立子母畫面。同時,藉由MSI GAMING OSD軟體的輔助,玩家除了可以使用螢幕的五向按鈕調整螢幕參數以外,也可以直接在電腦中藉由軟體調整,MSI GAMING OSD軟體提供多種不同的遊戲模式,可以讓玩家自由根據不同的遊戲內容調整各項參數,也提供多組自定義參數設定,可以讓玩家預先設定以便日後快速切換,客製化能力不錯。 廠商名稱:MSI微星科技 廠商電話:0800-018-880 廠商網址:https://tw.msi.com 老字號Philips的產品向來主打高CP值,這次推出的325M7C曲面QHD液晶顯示器,是一台31.5吋2K解析度(2560 x 1440)螢幕,面板採用VA面板,搭載144Hz螢幕更新率、反應時間1ms,其外型較為簡約,走的是簡單、低調的設計。 硬體規格上,採用1800R曲面VA面板加上Philips自家調校,因此在色彩表現對比上表現不錯。顯示比為16:9,搭配144Hz螢幕更新率和1ms反應時間,就VA面板來說能夠擁有1毫秒反應時間很加分,玩家不必因為追求低反應時間犧牲色彩,同時也符合電競比賽要求,並且支援AMD FreeSync技術。隨著NVIDIA開放FreeSync技術螢幕可相容G-Sync技術,Philips 325M7C也名列其中,有效減少畫面撕裂,完全不輸給其他廠家,進一步強化其主打CP值的特性。 在實際的畫面和遊戲測試下,2K解析度的畫面表現相當細膩,搭上螢幕內建SmartImage遊戲模式,為玩家精密調校可快速存取的OSD控制,可因應不同遊戲情境切換最適合的設定,例如「FPS」(第一人稱射擊)模式下,可強化遊戲中的黑暗場景,讓玩家看得見暗處隱藏的物體;「Racing」(競賽) 模式則是將顯示器調整至最快的反應時間、高彩度,同時進行影像調整。另外還可以依照個人喜好,設「玩家1號」及「玩家2號」兩組個人自訂設定,確保客製化功能並呈現最出色的效能。 除此之外,針對健康所開發的飛利浦LowBlue模式設定使用智慧軟體技術,可降低有害的短波藍光,減少長時間使用時眼睛痠痛或造成傷害的可能。另外,飛利浦的不閃爍技術可調節亮度並減少閃爍,提供更舒適的觀賞感受。 三星(Samsung)推出的曲面電競螢幕在台灣市場廣受好評,尤其三星又是最早推出曲面螢幕的廠商之一,因此其曲面螢幕產品線一向有不錯的口碑。近期他們推出旗下曲面電競螢幕新產品Samsung CRG5-27,強調要為消費者帶來視覺舒適度和對於速度的追求。 CRG5-27曲面螢幕採用RapidCurve技術,首度帶來1500R曲面技術,其曲面效果呈現會比1800R的效果還要更加明顯,也就是沉浸體驗將會更加優秀,其可視角可達到178度。硬體規格表現的部分,CRG5-27本身為一27吋VA面板曲面螢幕,解析度為常見的1920 x 1080,顯示比為16:9,VA面板下帶來的高對比度加上三星獨家的調校技術,呈現出來的色彩呈現和對比都難以挑剔(對比為3000:1)。視覺上的另一大特點是採用窄邊框的設計,在螢幕左右兩側和上方都採用窄邊框的設計,讓搭配曲面螢幕的CRG5-27帶來的沉浸體驗更佳。 CRG5-27搭載240Hz螢幕更新率,並且反應時間為4毫秒,具備眾所期待的G-Sync相容技術,達到畫面不撕裂的流暢視覺體驗。傳統上,常見的240Hz面板多會採用TN面板為主,在高螢幕刷新率的前提下犧牲色彩表現,但前文有提過,CRG5-27搭載的是VA面板,VA面板本身的色彩的表現,尤其是對比度就比TN面板還要優秀,再加上三星的色彩調校,射擊玩家們再也不需要因為追求高螢幕更新率而犧牲視覺體驗了,240Hz也能有亮麗色彩。 就實際色彩測試和遊戲畫面的表現來說,VA面板帶來的優勢,使得CRG5-27在灰階測試和對比測試上都有不錯的表現,而實際遊戲畫面中,藉由240Hz的高螢幕更新率,搭配G-Sync的輔助,著實為整體遊戲帶來優秀的流暢體驗,螢幕鮮少有殘影出現,且畫面中非黑即白。在這樣的高螢幕更新率和優秀的色彩表現下,不管是要用來玩需要強調快速反應時間的射擊遊戲,還是可以靜下心來慢慢體驗遊戲畫面的3A級遊戲,CRG5-27在兩種遊戲市場中都很吃得開! 玩家可以為各種類型的遊戲挑選預先設定的顯示選項,而對於更高階的自定義使用者來說,透過螢幕上的數字選單,最多可以建立三個客製化的遊戲顯示模式,以便在不同遊戲需求間輕鬆切換。另外還可以選擇是否開啟眼睛保護模式,以便在長時間玩遊戲時,可以減輕對眼睛造成傷害的可能。 隨著電玩遊戲的畫面精進,玩家對於顯示器的規格要求也越來越高,根據國外IDC市場研究公司2019年第一季調查顯示,在27吋以上及刷新率100Hz以上的市場逐年擴大,消費者為獲得最佳的遊玩及沉浸式體驗,願意購入大尺寸且高刷新率的顯示器。因此,三星選擇在這個時間推出CRG5-27搶攻遊戲市場,可說是一明智之舉,玩家如果不想因為想玩高畫面更新率遊戲犧牲螢幕色彩表現的話,三星CRG5-27會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廠商名稱:台灣三星電子 廠商電話:0800-329-999 廠商官網:https://www.samsung.com/tw/ 玩家們常常碰到的一個問題就是電腦桌面空間不夠用的問題,往往會需要因此犧牲電腦螢幕或是其他周邊產品的大小,有鑑於此,三星推出的Space Monitor系列非常有看頭,可以釋放桌面空間。目前Space Monitor共有27吋和32吋兩種大小,小編收到的27吋版本(S27R75)是螢幕更新率有到144Hz的版本。 外觀上,S27R75的設計非常簡單,除了螢幕本身以外,最大的特色就是下方的腳架設計,採用的是可調式夾具,可以輕鬆將螢幕固定在電腦桌面邊緣,最大可調至3.54吋 (90 mm)。零細縫設計的HAS支架 (可上下調整支架) 可輕鬆將螢幕定位於最舒適、便利的位置。當不使用螢幕時,可將多段式螢幕向後推,平靠於牆面上,保持整個桌面乾淨。轉軸部分經過三星內部測試,可承受多達5000次以上的移動,確保每次移動能平滑且精準定位。使用時,將多段式螢幕向前拉並調整至你偏好的觀看位置,讓玩家不必再擔心腳架影響桌面空間的問題。 硬體規格的部分,S27R75螢幕是採用VA面板,解析度為2560 x 1440,顯示比為16:9,螢幕採用簡單俐落設計,採用超薄面板與三邊極窄邊框設計,低調時尚的外型很適合用來作為空間擺設用品之一。另外,在螢幕的背後,則是包含一個隱藏式的電線設計,可整齊地隱藏電源/HDMI Y型纜線,防止電線纏繞打結,保持空間整齊不雜亂。此外,螢幕背面採用全平面的設計,可以直接將螢幕靠在牆壁上,相較於傳統顯示器佔據大量的桌面空間,其零間隙貼壁的特色能釋放約40%的桌面使用空間,大幅提高工作和遊戲品質。 遊戲體驗上,S27R75本身的螢幕更新率可達到144Hz,反應時間僅4毫秒,已經可以提供流暢的遊戲體驗。在色彩表現的測試中,S27R75具備100% sRGB的色域涵蓋,具備高亮度及10億種顯色能力,色彩表現也不錯。支援Picture-by-Picture(PBP)畫面分割,可同時顯示兩個不同來源的輸入訊號,若同時使用Easy Setting Box(螢幕六分割),更可以將畫面分割成多個區塊,滿足專業人士多工的需求。 廠商名稱:台灣三星電子 廠商電話:0800-329-999 廠商官網:https://www.samsung.com/tw/ Viewsonic XG240R是延續前代XG2402電競螢幕的進階版,XG240R螢幕本身採用平面TN面板,解析度為FHD(1920 x 1080),顯示比為16:9,搭載1ms反應時間和144Hz螢幕更新率,以滿足一般射擊遊戲玩家的需求。同時,也支援AMD FreeSync技術,減少畫面撕裂的可能。 此外,XG240R還具備ELITE遊戲模式,可透過預設的多種參數,針對每一種遊戲情境進行最佳化調整,包含FPS射擊遊戲、MOBA競技遊戲、RTS即時遊戲和賽車遊戲等等。 視覺效果上,ViewSonic屬ELITE RGB聯盟一員,和多家燈效廠商合作,可支援Razer Chroma、TT RGB PLUS、Cooler Master MasterPlus+等燈效軟體並和其他電競週邊同步燈效,不管是視覺體驗還是整體的電競沉浸感效果都很不錯。 在外觀設計上,腳架部分採可升降旋轉支架,可以依照玩家身高調整至最舒適的觀看角度。螢幕邊框四周稍微偏厚,在搬運時能夠保護面板本體,螢幕背面則是沿襲XG2402的RAMPAGEX背光設計,透過RGB燈效元素進行點綴,讓整體外觀能夠更凸顯出個人電競風格。 實際測試一下遊玩FPS遊戲時,這時TN面板就發揮了高速反應時間的優勢,讓射擊遊戲的玩家能夠更準確瞄準。另外再搭配螢幕內建的22階黑色穩定性黑平衡設定,提高昏暗的陰影中的細節更清楚,可提高不管是低亮度還是昏暗的環境中進行遊戲時的可視性。就整體遊戲體驗在標準之上,若是剛踏入電競領域的玩家可以考慮做為購買選擇之一。 廠商名稱:ViewSonic 廠商電話:02-2246-3456 廠商官網:www.viewsonic.com 看完了前文的10款2019年最夯的電競螢幕之後,其實小編還是要再度強調,螢幕好不好用、色彩漂不漂亮,最主要還是要看玩家自己的喜好,建議下手之前還是前往實際的店面親自玩玩看電競螢幕再來做決定喔! 不過還是要說,小編提供的只是一時之選,其實這一次借來的每一款電競螢幕都有其特點存在,其實小編也是很掙扎的~像是AOC AG273QCX電競曲面螢幕採用1800R VA面板搭配AMD FreeSync 2 HDR技術、或者BenQ具備瞳孔護眼技術可以減輕長時間使用下的眼睛傷害,這對玩家也是貼心的設計,又或者像是ViewSonic XG240R RGB背光電競螢幕具備144Hz螢幕更新和1毫秒反應時間,也是足以滿足多數玩家的需求了。其實市面上的電競螢幕可以選擇的選項真的很多,如果玩家們還是不知道從何下手的話,小編這邊可以推薦幾款可以作為出發點的方向給玩家們參考! 首先要推薦的是三星全新推出的CRG5-27曲面電競螢幕,螢幕解析度為27吋FHD,為主流玩家選擇,採用VA面板下為螢幕色彩帶來高對比的表現。本身搭載240Hz螢幕更新率和4毫秒反應時間,加上支援G-Sync技術,以及使用新的1500R曲度強化視覺體驗,因應目前三星推出對應活動加上價格相對優惠的前提下,目前是一個相對最好入手的時機。 極致的速度表現是FPS射擊遊戲玩家的首選,這類玩家在乎的是螢幕是否能準確的提供快速且靈敏的操作,反而較不注重色彩表現。ROG XG248Q電競螢幕雖採用TN面板,且24吋的螢幕大小或許對玩家來說在現階段的電競螢幕中稍嫌小了一些,但24吋的機身也意味著玩家可以有更多的彈性空間,且可以讓整體的價位可以更低。另外,因具備240Hz和1毫秒反應時間,又擁有G-Sync相容的技術,能夠提供快且穩定流暢的畫面表現,因此正好符合FPS射擊玩家的需求。 玩家購買電競螢幕後,除了玩遊戲以外,也有可能作為一般日常工作螢幕使用,作為遊戲螢幕,MPG341CQR曲面的沉浸體驗加上寬螢幕帶來的優秀子母畫面,可以為遊戲帶來新的體驗。如果是工作的話,21:9的寬螢幕比則是可以輕鬆建立分割畫面,快速在多項工作項目中有效率的處理工作,特頒此獎。
-
就敢與眾不同! 專訪華碩ROG STRIX SCAR III、HERO III電競筆電設計理念
華碩的ROG(玩家共和國)團隊,在電競筆電市場中,除了推出頂級與高階的機種之外,也有另開闢一條ROG Strix的產品線,主打主流玩家與E-Sport玩家市場。同樣傳承ROG相同血脈,這次一口氣推出ROG Strix SCAR III、ROG Strix Hero III,以及新的生力軍-ROG Strix G,以更強勁的配備與酷炫的外型,勢將成為玩家們眾多產品中的優先選擇。 為深入了解這次ROG Strix第三代SCAR、Hero以及全新ROG Strix G的功能,我們PCDIY!前往華碩總部,來專訪催生這系列筆電的幕後推手,以了解ROG Strix新筆電的特色與優勢。這次我們採訪到ROG電競產品事業處產品經理李婕敏(Jamie)小姐(以下簡稱「Jamie」,圖右),以及李宜珊(YiShan)小姐(以下簡稱「YiShan」,圖左),來暢談ROG Strix SCAR III、Hero III的設計秘辛。 正由於華碩ROG的電競筆電產品,主要分成ROG Zephyrus和ROG Strix兩種系列,也有不同的市場定位。Jamie表示,ROG Zephyrus主要是針對遊戲玩家,並兼顧商務人士使用所設計的機種;而ROG Strix則聚焦在eSport遊戲與主流玩家市場,該族群相對年輕。因此,在外型設計方面,ROG Zephyrus會走比較「低調」、內斂的造型,顏色比較深沉、工法也更細緻。而ROG Strix則是走向大膽、活潑的設計,不管是在顏色、線條、圖騰上,以及發光元素,都是很「高調」的呈現出來。簡單來說,ROG Strix的外型是非常電競導向的,也符合這個族群的需求。 既然提到了外型設計,ROG日前與BMW Designworks Group合作推出ROG Face Off概念機,而全新第三代ROG Strix系列傳承Face Off的設計概念,包括SCAR III、Hero III,以及新的Strix G,皆以超跑的流線造型,搭配尾部採3D Flow與多孔設計,並以梯田式的傾斜切割,帶來更大的散熱功效。那麼,ROG團隊是如何發想出這樣的設計構想與理念呢? YiShan說明當初兩邊合作的初衷,就是兩邊強調的速度感理念一致,且希望為消費者帶來「未來感」的外型。由於電競筆電強調的就是效能,因此散熱是很重要的因素,而為了突破一成不變的筆電外型,這次ROG Strix系列大膽的在機台後方打造出類似超跑的流線造型,並將此造型延伸到機台右邊,引領玩家的視覺能直接看到這台筆電具有與眾不同的流線感。再來是,採用這樣的造型不單只是純粹為了好看,也要講求實際的功效。因此這次以3D Flow (梯田式傾斜切割)造型,加上多孔設計,再搭配機身側面與後側的散熱孔,可增加風流,提升整體散熱效率。 ROG Strix系列,有SCAR III、Hero III與G這三款筆電,但主打的玩家又有些微不同。YiShan表示:SCAR III是主打FPS (First Person Shooter,第一人稱視角射擊)類的遊戲,而Hero III則是主打MOBA (Multiplayer Online Battle Arena,多人線上戰術競技)類的遊戲。因此在外觀的圖騰設計上,這兩者也有不同的主題。 以SCAR III來說,其A件採用槍灰色金屬材質,表面使用了雙向髮絲+斜向髮絲紋處理,至於C件則是採用碳纖維紋路設計,以營造出FPS玩家們激烈戰鬥的樣子。至於Hero III部份,A件同樣也採用金屬材質設計,表面則是直線髮絲紋+斜向髮絲紋處理,C件鍵盤部份則採用電域紋圖騰,以營造出MOBA玩家們壁壘分明的陣營態勢! 至於ROG Strix G,則主打一般玩家市場,其A件採用塑膠材質,但仍有一刀流設計,C件則是髮絲紋。在內部方面,搭配最高i7 CPU與RTX 2060系列顯示卡,提供給一般電競玩家選購。另外,2019年下半年會再推出ROG Strix G冰河藍的顏色,是帶有金屬光澤的藍色,讓G系列也有兩種造型可讓玩家選擇。 由於ROG Strix系列並沒有採用ROG Zephyrus系列的A.A.S. (主動式空氣力學系統) 底部墊高設計,再加上新的Intel 第9代CPU與NVIDIA RTX 20系列GPU其實更熱,因此ROG Strix在散熱設計上,除了在外型採用上述的3D Flow多孔設計之外,在機身內部散熱機制的設計上,ROG Strix SCAR III / Hero III到底是如何克服散熱問題的? 關於這部份,YiShan表示這次SCAR III和Hero III除了外型有實際的散熱功效之外,在內部散熱設計上,不僅採用0.1mm厚度之散熱鰭片,也配置了12V的散熱風扇,且扇葉數量從上一代的71片增加到83片,可增加風流達10%,同時讓表面溫度降低2度C。此外,在全速運轉時,噪音也降低了5dB。足見這次散熱設計上是非常完善的! 我們看到SCAR III / Hero III螢幕邊框方面更進化,將更大螢幕裝入小巧的機身中,讓螢幕佔比高達81.5%,讓玩家能完全沉浸於遊戲中,且小機身在攜帶上也更加方便。此外,為讓專業FPS玩家能享受到最流暢不殘影的畫面,SCAR III的螢幕規格還搭載到超高的240Hz、3ms螢幕。有關於240Hz這類高規格的螢幕,相較於144Hz的螢幕的好處是什麼?能帶給玩家們哪些效益? Jamie表示,144Hz提供玩家不錯的遊戲體驗,而240Hz則提供更好的畫面流暢感,再加上這次比上一代的邊框設計更窄,且是三邊都窄,讓玩家在遊戲中的沉浸感更加十足。其中SCAR III搭載到超高規格的240Hz、3ms螢幕,Hero III則以144Hz、3ms為主。 這次SCAR III / Hero III的底部燈效改成三邊ARGB設計,並往桌面放閃,是目前電競筆電中,獨家提供這樣的設計。此外,在鍵盤方面也採用防鬼鍵,搭配每鍵皆可自設RGB燈效,且15吋機種的觸控板上也加入可當數字鍵使用的功能,這樣的設計的用意,是否幫助玩家們擁有更好的視覺效果? Jamie說明,這次SCAR III / Hero III在底部設計成三邊RGB燈效,主要還是因應ROG Strix走向年輕大膽的設計,因此我們在D件的三個邊緣設置了U形RGB燈條(簡稱Light Bar)。讓玩家們的筆電放在桌面上時,不僅在視覺上有懸浮效果之外,也能避免燈光直射刺眼,同時提升燈效的質感。 在鍵盤方面,這次採用Per-Key燈效,讓每顆按鍵都能自定燈光顏色的功能,玩家們可依照自己的喜好來設定各種燈效,或是根據遊戲會使用到按鈕類別,來設定不同的燈色,讓玩家在操作遊戲時,能夠快速按到對應的按鍵!搭配Aura Sync控制面板,可設定出各種色彩和燈光模式,並套用到其他周邊裝置,以打造個人專屬的遊戲環境。 至於15吋機種的觸控板加入數字鍵功能,主要是因為ROG Strix主打E-Sport玩家市場,我們有發現玩家們在玩遊戲時,通常很少用到右邊的數字鍵,但有趣的是,大家還是希望能保留數字鍵的功能,以便在打報告或處理文書時用得上,因此這次我們大膽的將數字鍵移除,並在觸控板上面加入了虛擬數字鍵。這樣的話,玩家需要數字鍵時,只要長按觸控板右上方的Number Lock鍵,就可以開啟這個虛擬數字鍵的功能來使用,要恢復到觸控板功能時,再按一次就可以切回來。 YiShan補充說明,至於17吋版本的SCAR III / Hero III因為本身就有提供實體數字鍵,所以17吋的機種我們就沒有提供這個虛擬數字鍵的功能了。 提到7月新推出的Aura Creator軟體,能幫助玩家達到什麼樣的境界?Jamie表示,此軟體功能可以特別針對電腦,以及搭配的電競周邊配件,來個別做其燈效設定,並儲存成一組Lighting Profile。 相較於Aura Sync的功能主要是把燈效同步功能從電腦主機延展至電競周邊來看,最新開發的Aura Creator則是可以用來編輯電競燈效,使用者可以對電腦主機、及連接的鍵盤/滑鼠/耳機…等有支援Aura Creator的ROG周邊配件,做個人化的燈效設定,並儲存起來。因此Aura Creator可以為玩家帶來更多的燈效節奏設定,讓玩家能夠輕鬆譜出屬於自己的電競燈舞。 說到這次ROG Strix SCAR III / Hero III都新加了Keystone (鑰石)的功能,用途有哪些?原理是什麼?能幫助玩家達到哪些好處?Jamie表示,這次我們額外加入Keystone功能,在現階段來說就是要為玩家帶來不一樣的使用體驗。有或沒有KeyStone並不會影響一般玩遊戲或是工作,但它可以提供更多不一樣的使用體驗。 目前Keystone有3個特點,其中過場特效是一般視聽覺效果,其餘兩大功能則是:Shadow Drive與 Keystone Scenario Profile。 「過場特效」就是當使用者將Keystone放置到插槽後,電腦透過NFC的方式感應到有綁定好的Keystone進來時,就會啟用一段歡迎燈效與音效,並載入玩家的設定(例如切換到電競模式,這個設定需要搭配下述的Keystone Scenario Profile才行),讓使用者可以隨時進入電競遊戲的世界! 再來是「Shadow Drive」,這是一個隱藏資料夾的概念,當Keystone放置到插槽之後,這個隱藏資料夾就會出現,讓使用者可以存放有隱私的檔案,而當Keystone拿出來之後,這個隱藏資料夾就會消失。簡單來說,Keystone就像是「芝麻開門」的概念,為玩家帶來更多的電腦使用新體驗。 最後是Keystone Scenario Profile,也就是可以針對特定應用程式來做個人化設定,將綁定好的Keystone放置到插槽後,並啟動該應用程式時,就會直接套用;而Keystone Scenario Profile的設定值,是可以備份至雲端的。 至於在Keystone顏色方面,SCAR III是採用黃色的,Hero III是採用紅色的 (至於ROG Strix G則沒有提供Keystone的設計)。出貨時,SCAR III和Hero III都會隨附一組Keystone,後續也計畫開放選購,讓使用者可以多買幾組Keystone來啟用不同的功能。 至於原理方面,YiShan補充,首次啟用Keystone 的Shadow Drive時,需先插入Keystone,與本機台做綁定,設定Shadow Drive已及授權Keystone 來開啟該電腦的Shadow Drive。因每支Keystone本身都有自己的ID,因此當其他人拿他的Keystone來放置到你的電腦時,因為ID不合,所以不會登入(開啟)到你的Shadow Drive。使用者也可以設定讓多支的Keystone 來開啟該電腦的Shadow Drive。這概念如同打多把Key來開啟家門一樣。 至於我們為何加入Keystone的功能,其中有個原因是根據玩家們的意見回饋,玩家喜歡機械感的裝置,於是我們Keystone就是根據這樣的概念而設計出來的! 要特別說明的是,Shadow Drive的儲存空間,是從主機的硬碟容量中切割出來的,這個容量可以讓使用者自定。Shadow Drive並不是雲端硬碟,而是一種類似隱藏資料夾的概念。 至於未來有否計畫可做到其他應用?像是登入/鎖定、付費…等等。YiShan表示目前Keystone第一階段所提供的上述兩大功能,已經完成了。至於第二階段部份,將會持續針對玩家們的需求,從軟體應用方面來加入更多的功能。目前Keystone的主要功能還是會優先針對遊戲方面來提升使用者體驗,至於登入/鎖定、付費允諾…等更進階的有趣應用,我們也開放玩家提供各種建議,並評估可行性,以便加到未來的Armoury Crate軟體集裡面! 這次ROG Strix SCAR III / Hero III / G為提供窄邊框設計,而大膽捨棄內建Webcam的作法,是基於什麼樣的原因,以及是否會有對應的配套產品呢? Jamie表示,當初二代的SCAR和Hero產品,為了讓螢幕左右與上側都採用窄邊框設計,我們嘗試把Webcam移到螢幕右下方,但後來發現,包含競品在內,把Webcam移到螢幕下方的作法,其角度其實並沒有很理想,因此在規劃第三代產品時,就考慮直接把Webcam移除!讓有需要的玩家與消費者,可以外接Webcam來進行視訊或直播,我們有提供選配的Webcam產品可進行搭配。 至於移除掉Webcam之後的反應,大多玩家們的反應都是正面的,並表示這就是他們要的!而大多YouTuber們也都會使用自己的攝影器材,以錄製出更高品質的畫面。 前面提到的外在部份,我們大致已經了解這一代的SCAR與Hero有許多改變,至於內部規格呢?第三代與第二代的內部規格上有什麼樣的提升,或者是改善了哪些小功能,相信這也是玩家們在選購電競筆電時,會考量的主要因素! YiShan說明,由於SCAR III和Hero III分別主打FPS與MOBA遊戲市場,因此在台灣通路的機種配置上,我們推出的SCAR III機種,規格會比HERO III高檔一些。CPU方面都是配置Core i7-9750H處理器。主要是顯卡、螢幕、SSD的配置不同。 以SCAR III 15.6吋版本為例,有2種版本,最高規格的G531GW就是搭配RTX 2070顯示卡與240Hz/3ms的螢幕,和1TB的SSD。次規的G531則是RTX 2060顯卡 + 144Hz/3ms螢幕+ 512GB SSD配1TB的Seagate FireCuda SSHD (混合式硬碟)。而15吋的機種都有給虛擬數字鍵盤。若是17.3吋的SCAR III,也是有2種規格,G731GW和G531GW只差在顯卡是RTX2070或2060,其他配置就相同,包括144Hz/3ms螢幕、512GB SSD配1TB SSHD。而上面說的4款SCAR III都是配置16GB的記憶體。 至於HERO III部份,台灣目前推出2款規格,分別是17吋的G731GU與15吋的G531GU,差別只在於螢幕大小而已,規格方面都是相同的,包括144Hz/3ms螢幕、GTX 1660 Ti顯卡、8GB DDR4 2666記憶體、1TB SSD。售價整體來說也比SCAR III便宜! 對於一般玩家來說,就有ROG Strix G可選,總共有10種規格。其中15吋機種就有8款,最高規的G531GV-G,提供到RTX 2060、8GB DRAM、512GB SSD+1TB SSHD,以及120Hz IPS級螢幕。其他規格分別配置GTX 1660 Ti、GTX 1650、GTX 1050等顯示卡,搭配8GB DRAM,以及各種不同的螢幕/儲存裝置/CPU等規格搭配,讓一般或入門玩家依照自己的需求與預算來挑選。至於17吋的2款,最高提供到144Hz/3ms螢幕,搭配GTX 16系列顯示卡,讓玩家享有超大的螢幕視野。 其他音效部份,或是無線網路部份,則跟二代的配置一樣!總之,SCAR III、Hero III和Strix G針對不同遊戲類別的遊戲需求,規劃了非常豐富的組配,讓玩家來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來挑到最適合他們的產品。 至於ROG Strix G機種,其規格最高提供到Intel Core i7處理器,顯示晶片最高到RTX 2060 6GB,以提供一般或入門電競玩家不錯的遊戲效能選擇。 如今推出ROG Strix SCAR III、ROG Strix Hero III,以及ROG Strix G,搭配最強的240Hz顯示器,讓玩家更驚豔。是否分享在產品發想與研發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有趣故事,以及奮鬥至今的心路歷程? YiShan表示:這次的產品由於規格與組配很多,光是型號就已有3款(即SCAR III / Hero III / G),下半年還會推出第4款(即Strix G冰河藍),因此我們覺得大家最辛苦且最努力的,是在能夠讓每個組配、每種規格下所組成的系統,都能穩定運作且正常出貨,光是這部份可說是花了非常大的心思。此外,由於為了讓系統穩定運作,我們每種組配都會經過嚴格的測試之後,才會出貨,這也是大家比較辛苦的地方。 YiShan說明:之前17吋還沒有Hero,那時候也沒有Strix G,因此組配比較簡單。而這次第三代的部份,15吋、17吋SCAR和Hero的機種都有推出,再加上Strix G,組合就更多了。至於C件的部份,15吋機種就分成有或無虛擬數字鍵的版本。從上述這些不同的組合搭配來看,就導致會有很多種主機板的組合,料號也非常多,因此光搞定所有SKU (規格組配/產品組合),各單位可說是花了不少Effort (努力)。 Jamie補充,除了組配多之外,這一代因為加入了Keystone這個新功能,光是這個部份,我們每個人就需要去發想至少一種功能,然後在內部討論好要怎麼做。那時候就有針對啟動方式、擺放方式與外觀設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且要討論各種組合的可行性。 YiShan也說明,沒錯!因為Keystone是全新的功能,是以前都沒有的,因此Keystone從功能發想到定調之後,後面的研發階段,則是由另一組軟體部門來進行,並且會每週定期舉行跨部門會議,來檢視這個功能是否能達到玩家們的期望。此外,由於組配很多,我們每週也會定期針對這個部份來開會討論與追蹤產品的開發進度,與驗證的成果…等等。 至於在開發過程中,碰到比較有趣的事情,就是自ROG Strix第二代產品發表以來,就有在全球各地舉辦產品發表會,也收到來自各方不同的意見回饋,並激勵我們開發出更有趣的功能,讓產品擁有更多特色與賣點。而這次第三代產品發表之後,我們也收到來自各地的意見回饋,其中對於Keystone這個新功能,也有不少回饋與看法,大家基本上對於這個功能都是抱持正面的態度,讓我們覺得努力沒有白費。第一階段的硬體產品穩定了,接下來的第二階段,就是在軟體功能上新增更多特色,以滿足玩家們的期待!也希望玩家們多多支持我們ROG Strix的產品! 綜合來說,ROG Strix第三代產品從發想、研發到生產出來,在超過半年的過程中,必須讓這代的產品擁有更酷炫的外型、更強悍的效能,以及各種客製化能力,可說是經歷一段非常艱辛的發展心路歷程,真是辛苦了ROG開發團隊。如今產品正式發布且開賣了,兩位產品經理可說是可以暫時鬆了一口氣,努力的成果終於可以開花結果。 透過上述的專訪,可以發現ROG所秉持的精神,就是為了打造出主流的電競筆電,而採用大膽創新的做法。在規格與效能部份,新一代的產品不僅繼承前幾代產品的各種優秀設計,也綜合新一代的電腦元件所帶來的更強勢效能,讓新產品在散熱與效能上都能找到最佳的平衡點,以釋放出最高的效能與絕佳穩定的性能,讓玩家玩到畫質棒、效能佳的電競筆電。 基本的內在規格搞定之後,再來就是尋求外在的突破,這次ROG Strix SCAR III 與 Hero III採用類似超跑的設計概念,在Hinge軸承部份採用超跑的車門設計,將螢幕騰空提起。而3D Flow的在外表上也不是僅有好看而已,還有實際的散熱作用,充分展現出藝術結合實用的高水準製作工藝!再加上巧妙的將觸控板結合虛擬數字鍵,以及底部採用U形燈條,讓產品更加絢麗,獲得旁人欽羨的眼神! 以上感謝這次華碩接受我們的專訪,又再一次讓我們感受到ROG團隊對於追求創新又堅持品質的信念。雖說市面上電競筆電的選擇很多,但這次華碩新推出的ROG Strix SCAR III與Hero III,以及全新的ROG Strix G,都可說是華碩的上選之作。不僅以各式不同的產品組配,同時提供絕佳的散熱與效能平衡點,讓玩家能夠擁有更好的玩樂體驗,在造型上與新功能(如Keystone)也能讓玩家們耳目一新,以開啟電競世界的新應用。總之,這次的第三代產品,都值得玩家們來考慮選購。 廠商名稱:ASUS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
威剛XPG SPECTRIX D60G DDR4-3000 16GB套裝實測開箱,超炫彩出擊炫光領域超頻記憶體模組!
要說最近組電腦哪幾個零組件可以省下一些預算,相信記憶體一定榜上有名,以現階段單條DDR4-2666 8GB要價落在1,000元以內的價位,相信玩家也不用想太多到底要裝8GB還是16GB了,不管是8GBx2、16GBx1、16GBx2,甚至是16GBx4都可以打包帶回家了,一次裝好、裝滿,體驗一下超大記憶體容量的感覺也是不錯的,要是還能發個光、內建RGB燈效那就再好不過了。 這次要介紹的就是威剛科技旗下主打電競效能品牌的「XPG」新推出的SPECTRIX D60G系列,採用超大面積的發光設計、搭配鑽石稜線外觀,提供玩家在高效能表現之外的炫光幻彩風格,目前系列規格推出有3000/3200/3600/4133MHz版本可供選擇,下面就讓我們直接來看產品吧! 有別於XPG前幾版電競版RGB設計,D60G系列直接加大了發光面積的設計,這點從外包裝就已經相當明顯的做了圖示了,外盒採較具質感的紙盒包材,打開後可以看到內裡採用的是透明塑膠托盤模式,外包裝上面有標示了內容物版本,盒裝採2條一組的方式販售;本次的測試產品是D60G系列的入門款DDR4-3000(PC4-24000)、容量為單條8GB,RGB燈效部分當然也同步與各大主機板廠商的設計對應,支援ASUS AURA Sync、GIGABYTE RGB Fusion、MSI Mystic Light Sync、ASRock RGB LED等。 D60G在整體的外觀設計上改採超大面積RGB燈效發光模式,官方資料標示「具備約9,497每平方毫米的發光廣度」,也就是說,超過整條記憶體60%以上的面積是具備有RGB燈效顯示的,與以往大都設計在記憶體的頂端方式不同,只要安裝上D60G系列記憶體,那就不用擔心發光的廣度了,絕對映照在主機上面,隨著各家燈效程式的特色,打造玩家最魔幻的燈效表現,可以說保證吸睛。 從正面可以看到D60G的幾個特點,無覆蓋式雙燈條設計讓RGB燈效顯示超明顯,外觀的鑽石稜線設計也凸顯出這系列的不同風格,事實上正面的飾條圖案也隱含品牌核心概念的「X」字樣,除了正中央的XPG Logo之外,整個外觀可以看到維持X型交疊刻劃的味道,正面的鎢灰色在整體的白色發光區也呈現X字型的設計。 常見的記憶體規格標示貼紙也可以看到,隸屬AX4U300038G16-DT60系列,單面8顆設計,單條8GB容量,CL為16-18-18,電壓則是1.35V,支援XMP 2.0,可相容與Intel與AMD平台,像是AMD陣營記憶體頻率支援2933MHz就相當合用這款版本。 直接開蓋看看裡面布局,8GB容量版本為單面8顆顆粒配置,PCB上方位置一排有安置了5顆RGB LED,DRAM顆粒型號則為A-DATA 43NA-0616H HY19151,這個版本細項資料可以在下面的CPU-Z上看到相關訊息,算是Hynix顆粒(M-Die),整體PCB配色為黑色,搭上白色外蓋與鋁板鎢灰色飾條,呈現SPECTRIX D60G獨特美學風格。 說再多還是實際看上機實測比較準,透過CPU-Z來瞧瞧SPD的資訊吧! 測試平台— Motherboard:ASRock Z390 Extreme 4 CPU:Intel Core i9 9900K VGA:NVIDIA RTX 2080 Storage:Intel 905P SSD 480GB Power Supply:T.T Toughpower XT Platium 1275W OS: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Build 1809 從CPU-Z的SPD與Memory偵測可以看到,搭配標準模式下的部分是DDR4-2666,顆粒廠商則是有秀出來是SK Hynix版本,不過有標示上DDR4 3000資訊,預寫入的CL值也提供有2組的XMP 2.0預設,分別是2666與2998(3000),所以對應Intel與AMD模式都可以透過開啟XMP來達到最佳化運作頻率支援。在2666下的CL可以跑16-16-16、1.20V電壓,2998下CL略升為16-18-18、電壓1.35V。 在AIDA64下可以看到D60G寫入的DRAM Timing列表細項,至於效能表現則是從Cache & Memory測試中可以得知;讀寫、複製的數據為38165/38244、35208MB/s,Latency則是52.4ns。 換到在PassMark下的測試,Memory Mark的成績為3373,其他細項表現可以從截圖中看到。 透過MaxxMEM可以看到讀寫以及複製的成績。 既然上機了,當然要看一下D60G的發光表現囉,獨特導光板設計的模式,讓整體的RGB特色盡顯無疑,由於也跟目前其他主機板廠商的RGB功能相容,所以只要玩家透過下載XPG的最新版軟體就能自行調整與設定,包括可設定如恆亮、漸進呼吸、彗星光束等模式,想怎麼閃爍都能隨心所欲調整,打造智慧RGB燈效就看玩家想怎麼玩囉! 看燈效就順便看看官方的影片吧!亮的buling buling、果然大面積的RGB投射+獨特鑽石稜線切割設計,閃耀玩家一整個電競Style~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F7h0oSi3Tw&feature=youtu.be ▲XPG官方影片 隨著記憶體價格下滑,目前標配上手建議就已經是16GB容量,想要高容量32GB也不再高不可攀,趁著最近好時機一次補滿也是不錯的方式;至於電競風格也是近年來的趨勢之一,喜歡閃亮亮的朋友當然也不能錯過讓記憶體一同打造專屬玩家RGB電腦世界的機會,光是60%超大發光面積的設計就值回票價了。 D60G系列目前一共推出有4款版本,分別為3000、3200、3600以及最高階的4133,玩家可依需求挑選合適版本下手,而畢竟有著獨特設計風格與高優質效能表現,加上大廠XPG背書、並享有終身保固的前提下,應該會是使用者的極佳選擇才是。 廠商名稱:ADATA - 威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309-309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E3 2019】 聯想Legion展出全系列電競周邊,筆電、桌機、螢幕、鍵鼠、耳機樣樣來,ThinkStation也有展出 (Intel攤位其實也在此)
在這次E3 1029展覽中,Lenovo (聯想)的電競品牌 Legion,也在現場設立攤位,展示自家全系列Legion的電競商品,包括筆電、桌機、螢幕、鍵盤、滑鼠、耳機等等,都全部上陣。當然針對商業應用的ThinkStation也拿來做展示,以吸引遊戲內容產業人士們的青睞。 由於都是展示出以Intel為主的平台,因此Lenovo的攤位上也有標示Intel的Logo。事實上,從E3官方App中的參展廠商列表中,可以看到Intel是與Lenovo共攤展展出。不過,從這個攤位展出內容來看,其實都是Lenovo的產品而已,至於Intel的產品,大概是放在主機內部的CPU了! 好吧!先別管Intel了,您聽過Legion嗎?這裡說的可不是Ubisoft即將推出的Watch Dogs Legion (看門狗:自由軍團)遊戲,而是Lenovo的電競品牌Legion哦!(也許聯想可以考慮到時辦個「買Legion電競電腦送Legion遊戲的活動」喔! XD) 以下就來看看Lenovo Legion的產品吧! 從Lenovo的Legion攤位可以看到其電競產品非常齊全,且主題色也選擇藍色,跟Intel的藍很麻吉!也許是這樣才與Intel共攤展出。 由於攤位主要招牌是Legion,現場看不到任何Intel主導的展出內容,因此可以得知該攤位應該是Lenovo主辦,並掛Intel Logo,然後可以取得Intel的行銷贊助!相較於AMD是真的有在E3 Coliseum舉辦各式活動相比,看來Intel真的很愛刷存在感!XD 不過話說回來,當今以Intel + NVIDIA為組合的電競PC還是最大宗,AMD平台的電競PC根本無法在E3看到 (除了Smach Z之外),這也就是AMD近年來頻頻與遊戲廠商建立生態圈,同時在E3 2019推出最新7nm的CPU+GPU平台,以尋求各大電腦廠商們,推出AMD平台的超強電競PC,以讓未來E3展裡面的遊戲主機,全面Radeon Everywhere化! 因此,也許到E3 2020時,由於AMD的7nm實在太強,不少遊戲廠商也掛名AMD之後,屆時會有一些電腦大廠推出AMD的7nm+PCIe 4.0電競電腦,讓3A遊戲搭配3A平台的電腦,玩起遊戲更過癮。 但是,也有可能Intel會決定在E3 2020時自己設攤,別讓AMD搶走鋒頭,因為那時候Intel已經有自己的Xe獨立顯示卡了,準備讓玩家們Join the Odyssey! 看來,未來E3展將會更精彩了!
-
【E3 2019】 Smach Z展出以AMD嵌入式處理器設計之電競掌機,可玩絕大多數PC遊戲
先前有不少廠商推出UMPC,強調超小體積,甚至可以當成掌上型(Handheld)電腦使用,只是這些電腦,大多只能用來上上網、看看影片,無法執行當今最紅的3D遊戲! 如今,這個現象已經被打破了!Smach Z是一款x86的Handheld PC,搭配整合式的控制器,可以讓玩家們玩各種PC遊戲,由於內建控制器的按鈕都可以客製化,加上螢幕也是觸控式的,因此不管是ACG、RPG、RTS、MOBA…類的各式遊戲,都可以在Smach Z上面玩,只要不是太操的遊戲就可以了! 當然要拿Smach Z來當一般Windows 10掌上型電腦來上網、看影片,還是做文書(疑?),理論上都是可以的!因為這台內建的是AMD的Ryzen Embedded V1605B嵌入式處理器,該處理器是4C/8T的架構,最高時脈達2.0GHz,內建的GPU為Radeon Vega 8,加上最高可以擴充到16GB的DDR4-2400 DRAM,以及256GB的SSD,搭配6吋可觸控式螢幕,1920x1080解析度,並可選擇有5Mpixel相機的機種,來當作視訊會議使用。 看來AMD的Radeon Everywhere可以因為Smach Z的推出,再增加一個Handheld PC的領域了! 以下就來看看Smach Z吧! 為讓玩家們試玩這種全新的掌機,Smach在E3 2019現場舉辦玩遊戲送掌機的活動,在現場玩遊戲賺積分,只要分數在前10名內,就有機會抽獎! 整體而言,Smach Z可說是第一台使用x86處理器所設計的掌機,可安裝他們自家的Smach OS或是Windows 10,來玩x86的遊戲,目前建議售價依配備等級,從699美元到1099美元都有!目前預購中,預計2019年下半年正式推出!
-
ENERMAX AQUAFUSION 24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測開箱,視覺與效能兩者兼具超強散熱能力!
這兩年正流行改裝炫彩燈光效果及訂製機殼造型等各種視覺系衝擊,相信帶給玩家相當多的組裝樂趣!這次小編要來介紹一款由ENERMAX(安耐美)新發表的新型一體式水冷散熱器:AQUAFUSION 240(幻彩晶蝶)。 有別於先前版本,這款AQUAFUSION 240是專門針對改裝玩家所設計的版本,除了Enermax一貫具備的高效散熱特性外,還具備可定址ARGB燈光控制,包括了在獨家專利的Aurabelt水冷頭的部分也加上了導光條設計,搭配上內附的兩顆最新推出的SquA RGB(星彩蝠)酷冷風扇,直接提供玩家最強勁的散熱效能與燈光特效,當然更不用說也是支援性豐富,涵蓋Intel與AMD現有各主流規格腳位系列,絕對會是改裝愛好者的最佳選擇! 別小看外包裝只有黑色風格設計,裡頭的產品才是重點,首先,來拆封看看有哪些組件配備吧!雖說是一體式水冷,但其實裡面的東西還真不少,包括了主要的AQUAFUSION 240水冷裝置(含水冷排與水冷頭)、2組、安裝說明書、各式扣具、燈光控制器、多組連接排線等,基本上可不只是單純一組一體式水冷而已。 散熱排的寬度為240mm、也就是24cm,可支援2組12cm散熱風扇,可以看到在這組包裝盒中也附有2組的SquARGB星彩蝠來做搭配;至於水冷頭的部分也來特寫一下,正面的部分可以看到採鏡面設計以及內建RGB燈效,提供玩家在實際使用時的電競燈效,翻到底部可以看到有做了拋光純銅底,導熱當然有極佳效果,事實上在水冷頭的內部則是做了獨家專利的SCT (分流通道)設計,讓底層的水流猶如高速公路的交流道一樣可以效率狂飆,不僅有效增強水流量,在解熱力的部分可以比一般的水冷頭更加優越。 再來是散熱水冷排,作為水冷系統最重要組成部件之一,能夠幫助玩家在調校電腦或超頻時所產生的龐大廢熱,再透過風扇帶動空氣流通將廢熱散發出去;大家仔細觀察會發覺冷排中間散熱鰭片彎曲密度相當高,提供相當足夠的空氣接觸表面積進行散熱,有效提升解熱效果。 這次隨散熱器本體搭配兩組SquA RGB星彩蝠(12cm)風扇,在運作時相當安靜,依官方規格所說,風扇大小為12公分,風扇轉速為500~2000rpm,最大噪音為17~32.6dBA,風扇螺絲孔皆有貼上吸震膠墊,可防止機殼共振噪音,特別令人留意的是,官方強調這款風扇扇葉的刮風面積提升,聽說這樣能夠增加40%進風量,再搭配扇框上的空氣導角,以及背面渦流式框架,使風流的走向更為順暢集中,提供優異的散熱效果,比一般的風扇還要好上許多。風扇正面為獨特微方框導光條設計,可讓發光更為均勻吸睛,接頭採4pin PWM,ARGB連接方式為標準化設計,可相容於各大廠主機板RGB燈光同步。 這款水冷頭不僅外表漂亮,更勝於內在散熱效能;一般水冷頭設計容易在微鰭片通道內產生「邊界層」,好比一般道路上塞滿了車輛,無法順暢通行,會降低水冷液流量,使散熱效能大打折扣;反觀SCT水冷頭就像高速公路配上交流道的設計,可以輕易消除在微鰭片通道內邊界層障礙,加快水冷液流動與散熱效率,和一般的水冷頭相比提升了30%解熱能力。 AQUFUSION的水冷頭上高透亮壓克力發光Logo與側邊導光圈,加上兩組SquA RGB風扇,皆具備可定址ARGB通道,支援四大主機板廠(華碩Aura Sync、技嘉RGB Fusion、微星Mystic Light Sync與華擎Polychrome Sync)的燈效軟體,並可透過軟體與其他產品做燈光同步,若主機板不支援ARGB也不用擔心,原廠提供獨立控制器,內建10組燈光效果,且可調整亮度與運行速度,提供超酷炫且相當吸晴的視覺體驗。 經過一番介紹,相信大家能夠了解到安耐美這次在幻彩晶蝶的散熱效能和視覺體驗上花了不少心思設計,獨家SCT專利的Aurabelt水冷頭,搭上400mm編織網水管,緊密結合了240鋁製冷排的AQUAFUSION散熱器本體,再搭配兩組SquA RGB星彩蝠(12cm)風扇,及時達到降溫效果,讓玩家能夠安心使用;更不用提的是水冷頭及風扇的外型,具備RGB燈效與鏡面導光條設計的Aurabelt水冷頭,搭配獨特微方框導光條設計的SquA RGB風扇,兩者皆支援各家主機板RGB同步燈效,讓主機週邊燈光更統一,效果肯定讚不絕口,如果你是要求效能與視覺效果兼顧的主流玩家的話,可以考慮選購此款散熱器! 廠商名稱:保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01-989 廠商官網: 建議售價:3,090元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MSI微星COMPUTEX 2019將祭出為遊戲玩家和創作者而生的極致方案
全球科技年度盛會COMPUTEX TAIPEI每年都吸引技術巨頭和初創公司齊聚台北展示他們的創新產品,讓消費者一窺未來科技。COMPUTEX 2019將於5月28日星期二隆重登場,以「AI & IoT(人工智慧與物聯網)」、「5G(第五代行動通訊)」、「Blockchain(區塊鏈)」、「創新與新創(Innovations & Startups)」及「電競與延展實境(Gaming & XR)」五大主題貫穿展區,讓全球科技愛好者體驗多面向的創新科技。身為全球電競領導品牌及ESL One Powered by Intel 2019世界巡迴賽官方指定電競夥伴,MSI微星科技將以一系列為遊戲玩家和創作者而生的硬體設備及精彩的體驗活動風靡COMPUTEX 2019台北國際電腦展。除了MSI最新最酷的NVIDIA GeForce RTX系列電競筆電及電競桌機,現場還展示經典時尚為創作者量身打造的Prestige系列以及酷炫的電競顯示卡、電競主機板、電競螢幕、電競周邊、以及伺服器、強固型平板電腦等創新產品。 更棒的是,Mystic Light區除了提供《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2》試玩體驗,更透過Ambient Link環境燈,完美將遊戲氛圍延伸到玩家身處的環境中,以新世代遊戲炫光技術為玩家帶來身臨其境的全方位深度沉浸感。MSI行銷副總經理程惠正表示:「我們期待在COMPUTEX 2019帶來一系列為遊戲玩家、創作者和所有人量身打造的創新硬體陣容。不論是勇奪COMPUTEX Best Choice最高榮譽金獎的GT76 Titan電競筆電、榮獲COMPUTEX Best Choice產品類別獎的Prestige P100系列桌機、MSI顯示卡的創新TRI-FROZR三風扇散熱設計,或是Ambient Link新世代遊戲炫光技術,再再都展示了MSI多元化、跨領域的創新能力以及傲人的團隊成就。」 電競菁英陣容:為玩家帶來MSI最新最酷的電競筆電、電競桌機、電競螢幕、電競顯示卡、電競主機板、電競周邊、電競機箱等各式酷炫電競新品。 為創作者而生的Prestige系列:Prestige系列專為創作者及商務菁英精心打造,完美融合了強大性能及優雅工藝。MSI此次在COMPUTEX展場打造屬於創作者的絕佳創意揮灑空間,並邀來享譽國際的頂尖創作者含知名電影概念設計師Colie Wertz、專業攝影師Alexander Heinrichs、ZBrush 3D建模大賽世界冠軍Maarten Verhoeven共襄盛舉,在攤位現場展示如何藉由Prestige系列筆電將創作靈感化為真實的過程。 Mystic Light炫光區:致力於發展 RGB炫彩燈效的MSI還將帶來Ambient Link新世代互動式遊戲炫光體驗,所有搭載Mystic Light的MSI電競產品將可以透過Ambient Link來同步Nanoleaf光板模組,模擬及連動遊戲當中的情境色調及角色狀態,發出對應的燈光效果,將遊戲場景的氛圍擴大到真實世界。 伺服器、強固型平板電腦 精美贈品 MSI微星GT76 Titan首創在筆電上搭載極限超頻桌上型 Intel Core i9 處理器,擁有八顆可超頻核心;並配備微星獨家新一代的 Cooler Boost Titan 散能設計,以筆電上前所未見的四風扇、十一支散熱導管設計,搭配擁有同級對手 2.25 倍風流量,將處理器效能推升至極限超頻達 5.0GHz。搭配最新頂級 GeForce RTX 2080 顯示晶片更帶來完整的效能釋放,讓 GT76 Titan 輕鬆擁有媲美桌上型電腦的強悍效能。 除了不負其名「Titan」的頂級效能之外,這台 MSI 電競王者也並重其外觀設計,大大滿足了玩家跟「外貌協會」的視覺要求,機身造型藉由燈光引導出跑車流線型貌的視覺語彙,並以金屬質感佐以碳纖維紋路設計讓產品美學更向頂級超跑看齊。Mystic Light RGB全彩燈光效果更是讓炫麗光效映襯機身線條,同時藉由窄邊框設計將機身全面縮小,提供玩家前所未見的體驗。藉由榮獲 COMPUTEX BC Award 金獎榮譽,MSI微星GT76 Titan 正式向市場樹立了新的電競筆電標竿,將成為 2019 COMPUTEX展場的絕對焦點! 若說速度跟性能都絕不妥協是電競筆電的不變真理,MSI微星GE65 Raider 即是在此真理下應運而生的心血結晶。搭載了 GeForce RTX 顯示卡及第九代 Intel Core i9 處理器,這台 15 吋的電競猛獸絕對是 3A 大作的最佳首選裝備。此外,GE65 Raider 首度搭配了240Hz 更新率 IPS 等級面板,帶給玩家極致的流暢遊戲視野,窄邊框設計更有效縮小機身體積。必不可少的 Cooler Boost 5雙風扇搭配 7 組熱導管,加上 3 向散熱氣流設計,能即時有效排除廢熱,讓處理器和顯示卡皆能發揮最佳效能,依舊維持鍵盤面最低溫度。其外觀內斂但不低調,備受好評的「龍脊」設計、全新的黑色龍盾及細部的線條勾勒更讓龍魂質感油然而生。 MSI微星Trident X Plus打破傳統,挑戰潛能,為世界首創採用第九代 Intel Core i9 處理器的最小電競主機,性能大幅提升高達50%。它同時也是第一款內建SFX電源與MSI GeForce RTX 顯示卡的10公升機箱輕巧電競桌機,其輕薄外型設計,提供玩家最高的遊戲效能。Trident X Plus採用MSI獨家Silent Storm Cooling 3第三代寂靜風暴冷卻系統,完美地將CPU、VGA和PSU做單獨的氣室分離設計,確保系統的溫度保持最佳的狀態。此外,擁有易於升級的拉門式玻璃側蓋設計,讓玩家可輕鬆升級零組件。 MSI微星Optix MPG341CQR專注於提供玩家最佳的視覺享受及便利的使用者體驗,UWQHD (3440 x 1440) 高解析度及 21 : 9畫面比例讓玩家可以在同一個視窗同時玩遊戲及開啟聊天視窗與隊友溝通或是直播;1800R曲面螢幕提供最舒適的沉浸式體驗;3000:1高對比及HDR 400提供最完美且真實的畫面。對於喜歡玩高彩度、高對比、高解析度的AAA級遊戲的玩家,Optix MPG341CQR是最好的夥伴,144Hz畫面更新率及1ms反應時間讓玩家輕輕鬆鬆贏得勝利。獨家的整合式鼠線夾,不讓擾人的滑鼠線,成為征途上的絆腳石;首創的結構設計,讓視訊鏡頭可以隨心所欲的安裝在任何位置,提供玩家完美的直播環境。 除此之外,獨家的MSI Gaming OSD App提供臉部辨識切換設定檔、環境光偵測調整亮度、鍵盤熱鍵、語音助理等智慧功能,讓玩家能輕鬆駕馭螢幕。與 SteelSeries合作的GameSense讓RGB燈光不只是裝飾品,更增添玩遊戲的沉浸臨場感,幫助玩家贏得勝利。 對於渴望勝利的玩家,MSI微星Oculux NXG252R電競螢幕是唯一的選擇,搭載FHD (1920 x 1080)解析度、16:9畫面比例、世界最快0.5ms反應時間、極速240Hz畫面更新率、及NVIDIA® G-SYNC技術,讓流暢平順、清晰無殘影、完美不撕裂的遊戲畫面幫助玩家更輕易快速地瞄準敵人,奪得制勝先機。 MSI微星Optix MAG321CURV電競螢幕輕鬆完勝傳統電視,成為4K世代Console遊戲主機的最佳搭檔。相較傳統電視大於60ms的輸入延遲,Optix MAG321CURV的輸入延遲小於10ms。除了31.5吋大螢幕、4K (3840 x 2160)解析度、16:9畫面比例、1500R曲面面板,Optix MAG321CURV還搭載FreeSync,完整支援Console的全部功能,讓玩家同時享受優異的畫質及流暢的操作體驗。 身為微星旗下最高等級的旗艦主機板,MSI微星MEG Z390 GODLIKE 專為狂熱玩家與極致超頻而生,擁有眾多微星獨家科技與功能,提供給最挑剔的狂熱者前所未有的沉浸體驗。搭載18項數位供電設計與Core Boost技術,滿足多核心處理器與完善的超頻環境。動態OLED顯示器提供硬體資訊與客製化圖示。微星獨家Killer xTend成為家用網路擴展的橋樑,讓有線或無線的設備,皆能有效連結。 Xtreme Audio DAC 音效設計配備2顆專業HIFI音頻處理器,並內建專業ESS音頻DAC的ESS 音頻解碼技術、WIMA音頻電容與一個6.3mm的耳機連接埠。微星全新Dragon Center提供更加直覺的介面,導入Mystic Light獨家Ambient Link功能,可控制NANOLEAF智能LED燈飾產品,創造獨特的LED照明環境。在遊戲模式下玩家可用Ambient Link讓NANOLEAF燈板、微星旗下產品與遊戲一同連動,在遊戲中面對不同情境能夠展現不同的LED效果,提升整體遊戲體驗及沈浸感。 TOMAHAWK家族再一次在2019德國iF設計大獎閃耀全場,MSI微星MAG Z390 TOMAHAWK主機板採用軍事PCB圖騰與形似戰場坦克的散熱片設計,結合鈦金屬風格與客製化的貼紙區域,營造出結合強壯、堅固、新穎及科技的完美軍事風格。為了使裝機更加容易,搭載預裝I/O檔板與微星獨特設計延伸散熱片,除了提供更好的保護之外也增加金屬面積範圍,提供絕佳的散熱效果與效能表現。Core Boost技術結合了MSI優異結構與電源配置設計,讓電流更快、更精準地供應至CPU,讓每個pin針都可準確接受訊號,以滿足多核心CPU所需的支援。Mystic Light提供超過16.8萬色與10種的客製化選項,讓主機板成為百變的軍事戰場。M.2 SHILED FROZR提供高速M.2 SSD最好的性能與避免因為過熱造成降速的問題。此外,MAG Z390 TOMAHAWK還搭載雙Intel® LAN並支援Intel® CNVi技術,提供最佳網路連線效能。 為完美而生,不斷創新的MSI微星LIGHTNING系列顯示卡已經10歲了!屢屢透過優異的散熱設計及無法勝數的諸多特點創造出無與倫比的強勁效能。今天,已身為顯卡王者的LIGHTNING仍持續追求極致,採用最新獨家三風扇散熱設計,搭載獲獎無數、內建雙滾珠軸承的TORX FAN 3.0提供絕佳散熱效能。此外,更具備可客製化的RGB燈效及OLED顯示螢幕,既創新又貼心。為了歡慶LIGHTNING系列10週年紀念,微星將於今年COMPUTEX展示特別版顯示卡,歡迎各位的蒞臨。 MSI微星Vigor GK50電競鍵盤採用質感與耐用度兼具的鋁質上蓋,為追求機械軸電競鍵盤的主流玩家提供了優異的使用體驗。更具備了RGB Mystic Light燈光調控及熱鍵設定,滿足玩家需求。透過多媒體組合鍵,玩家可於遊戲中輕鬆調整音量。另一款內建類機械軸反饋觸感與炫彩燈光效果的Vigor GK30為入門電競玩家的理想選擇,Mystic Light Sync功能讓玩家透過簡單的設定,大秀燈光效果,串接擁有RGB效果的零組件及週邊,獲得絕佳視覺體驗。 MSI微星Immerse GH50電競耳機採用高品質40mm動態單體,無論是遊戲中敵人的腳步聲,還是玩家最喜愛的歌曲, Immerse GH50都能呈現出無與倫比的細節。獨特的人體工學設計,讓GH50的彈性可調式頭帶和軟質耳棉可確保舒適地貼附在玩家的頭部並且有效隔絕外在噪音。使用3.5mm接頭和輕量化設計的MSI微星Immerse GH30電競耳機兼具可折疊設計讓外出攜帶更加輕巧便利。 全新MSI微星Clutch GM30與GM11電競滑鼠採用對稱式外觀設計以確保慣用左右手玩家都能擁有舒適體驗,Clutch GM30內建PixArt PMW-3327光學感應器,以高達6200 CPI提昇玩家精準度,並配有點擊次數可超過2000萬次的歐姆龍微動開關,遊戲時更加犀利。配置於滾輪周圍的RGB燈效不僅提供客製化設計,更能透過Mystic Light與其他產品連動。Clutch GM11同樣採用歐姆龍微動開關,點擊次數超過1000萬次,並具備RGB燈效控制。兩款產品皆支援微星獨家Gaming Center調校功能,讓玩家輕鬆打造自我風格的電競滑鼠。 MSI微星MPG SEKIRA 500系列電競機箱是最具創新性、技術性與極高客製化的電競機箱,其設計靈感來自歐洲神話的霹隆之斧,而霹隆在萬神殿中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MPG SEKIRA 500鋒利且俐落的輪廓外型,結合彷若斧頭斬殺邪靈下砍時的傾斜線條,在在都反映出霹隆之斧強而有力的無上至尊力量。MPG SEKIRA 500X搭載四組可調燈效的ARGB風扇,彷若在電競戰場上四射的神奇光芒般,不僅可顯示數百萬種顏色,更展現出玩家的獨特電競風格。MPG SEKIRA 500G的玫瑰金線條設計,為電競玩家帶來奢華但簡約的風格,其上方搭載可抽換式的散熱器支架,支援高達三組側向通風的水冷風扇,為玩家激烈的馬拉松式電競戰場帶來最佳的散熱效果。MPG SEKIRA 500P則配備雙面白金等級免工具可拆換的強化玻璃面板,使MPG SEKIRA 500P不僅看起來像是一個堅固的堡壘,從上到下皆展現出玩家驚人的電競風格,同時雙側強化玻璃設計亦為玩家在戰場上提供最簡便且迅速的硬體升級方案。 MSI微星MPG HARPE 300系列是一款效能與抗噪同時兼具的機箱,其設計靈感來自於歐洲神話裡,在無聲中斬斷蛇女梅杜莎首級的佩爾修斯所持之劍,呈現出快速、精確、強悍、安靜的特點,用多方面的特色集結成就一把沒有弱點的武器。當使用者戰鬥時,強效風流帶動良好的內部氣流循環;處理公務時,全球首創的隔音氣密窗設計,並在機殼側面、頂部與前面板加入隔音泡棉,讓MPG HARPE 300系列能有效降低系統運轉的噪音。MPG HARPE 300R 內置兩個可編程RGB風扇,在前面板上有一個可編程LED 燈條讓使用者自由設置專屬個人的配色方案。頂部磁吸式防塵罩為用戶提供了卸載和清潔方面的最佳體驗。MPG HARPE 300系列產品擁有卓越的抗噪效果,讓使用者在享受遊戲與獲得安靜之間得到完美的平衡。 Prestige系列 MSI微星P65 Creator創作型筆電擁有羽量輕薄外型,搭載最新強效的第九代 Intel Core i9 處理器,讓影像編輯師、3D繪圖師、影音剪輯師、攝影師等專業設計者與創作工作人士隨時隨地揮灑創意、沒有限制!P65 Creator搭載全新NVIDIA GeForce RTX系列顯示卡,不論是4K影音剪輯、影像編修、快速渲染色彩、繪製複雜圖像、3D電腦動畫製作或是線上直播,都能讓創作者享受擬真又流暢的創作體驗。4K UHD超高清解析度讓原生色彩透過高畫質螢幕生動呈現。P65 Creator以鋁合金材質打造纖薄簡約機身,採用太空灰的高質感機身設計,為使用者帶來便於攜帶、耐用的優勢。8小時的電池續航力滿足創作者不停歇的腳步。除了超凡效能,Prestige系列更為創作者量身打造獨家軟體「Creator Center創作中心」,能針對多款常用的設計軟體提供系統模式設定,只要依照使用情境及需求選擇,便能一鍵完成優化設定。 MSI微星Prestige P100系列桌機結合時尚、奢華與美學設計,專為繁重的8K解析度渲染任務、多工處理以及最流暢的即時預覽需求而設計。Prestige P100針對處理器、顯示卡與電源供應器特別導入獨具創新性的散熱模組與獨立氣流設計,同時,側蓋上的三角形幾何圖形彷若銀河星雲般,綻放著低調卻又引人目光的萬丈光芒,讓側蓋成為兼具美學與技術的最佳散熱解決方案。此外,Prestige P100最高支援第9代Intel Core i9-9900K處理器、64GB DDR4記憶體以及最新MSI GeForce RTX 2080 Ti 顯示卡,可確保創作者享有最快速與最順暢的創作體驗。 另搭載MSI Creator Center和Creator OSD等獨家軟體,前者讓創作者可輕鬆客製、分配與優化處理器的核心資源、記憶體和顯示卡的性能,提升創作者日常工作常用應用程式與軟體的效能;後者可讓創作者享受MSI Prestige顯示器的TrueColor色彩還原技術,此兩款MSI獨家軟體也促使Prestige P100成為世界首創可客製化的完整解決方案,進而達成釋放創作者無限創意與視野的最終目的。 MSI微星Prestige PS341WU顯示器的靈感源自完美但不對稱的理念,背面不對稱的圓形及弧線,與正面對稱的方形底座完美融為一體,意在將觀賞體驗融入創作者的生活中。Prestige PS341WU的34吋Nano-IPS面板結合5K2K (5120 x 2160)超高解析度與21:9的螢幕比例,讓創作者能夠以4K解析度進行創作編輯;同步額外的工作區域視窗用以預覽內容,讓創作者能夠以最佳效率進行成千上萬的視聽編輯;高達98%的DCI-P3極廣色域加上VESA協會認證HDR 600,讓創作者能夠在最精確的色彩條件下進行各項細節的編輯與創作。 Prestige PS341WU更搭載世界首創、獨家可客製化的完整解決方案軟體:Creator OSD、Creator Center和TrueColor真色彩還原技術,可連線MSI Prestige系列桌機或筆電,與創作者日常工作常用的影像設計軟體、影音編輯軟體、或藝術與動畫編輯等軟體進行同步整合以達效能最優化,並為創作者提供真色彩還原技術。 MSI微星推出全新的21.5吋PRO 22X系列多功能一體成型電腦,其金屬髮絲紋背蓋與極簡主義腳架,完美結合時尚、現代感與令人印象深刻的絕佳性能。它的傾斜式散熱模組完美結合出風口的流線造型設計,彷若流過寂靜夜空的流星般,使PRO 22X成為展示使用者絕佳品味的一項藝術品。其IPS等級面板不僅可優化螢幕顏色與亮度,同時為使用者帶來一場無與倫比的視覺饗宴,亦讓使用者更能專注於其專業任務或工作。此外,PRO 22X是世界首創具有五向鍵的多功能一體成型電腦,讓使與用者透過五向鍵,便可針對PRO 22X的各項設定值進行輕鬆且快速的控制與設定。它獨特的2.5吋儲存碟快速升級設計,可幫助使用者在進行多工處理時,更能專注於各項專業領域的工作及挑戰。
-
Logitech G x Garena 強強聯手 開創電競新殿堂 引爆電競熱潮 5月25日光華封街揭開一系列電競夏季活動序幕
瑞士頂尖電腦週邊大廠羅技旗下電競品牌Logitech G宣布與遊戲第一大廠Garena結盟,電競硬體設備龍頭與多款遊戲職業賽事的結合,為台灣電競市場注入滾燙熱血!羅技首次與職業賽事結盟,為電競職業賽事帶來新氣象。此次的深度合作,Logitech G與Garena不僅為職業玩家開闢新舞台、也為粉絲打造最緊張刺激的觀賽平台,與同好齊聚,營造絕佳競賽氛圍,讓觀賽者有身歷其境的體驗!Logitech G提供全方位的電競周邊產品,趨近於客製化的多元選擇,也成為帶領玩家們在戰鬥中求勝關鍵!Garena旗下之《英雄聯盟》及《傳說對決》的職業賽事,在過去為國內頂級電競賽事樹立標竿,也是台灣職業電競選手的重要推手。為慶祝此次電競遊戲界的巨擘聯手,Logitech G推出G502 LIGHTSPEED高效能無線電競滑鼠,「無線」自由,使玩家們對決時戰鬥力爆表,讓羅技成為玩家們最好的神隊友。今年夏季,Logitech G也為喜愛電競的玩家規劃一系列活動,蓄勢待發橫掃電競圈! 為台灣電競市場注入滾燙熱血! 全新電競生態圈 全方位購物體驗 — Logitech G x Garena電競館2.0 Logitech G於台北三創生活園區成立專業電競館,號召玩家及粉絲齊聚為一堂。羅技台灣區總經理賴明嵩強調,成立電競館可以讓消費者直接感受品牌力、產品專業度,並推廣電競活動,讓大眾更了解電競的魅力。Garena位於內湖的電競將於7月份與羅技電競館整合,為了將職業賽事注入新生命,且羅技也將於七月份全面升級位於三創的Logitech G電競館,提供符合職業賽事之規模,讓職業選手可以在最專業、完善的環境,全神貫注、掌握優勝,未來Garena旗下遊戲的職業賽事也全部都將在全新Logitech G電競館2.0開戰,讓玩家及粉絲擁有更便捷的體驗。Logitech G 為提供玩家更完整的服務,升級後的專賣店將成為整合銷售與售後服務的平台,為玩家提供最尊榮的服務。 G502系列滑鼠不斷更新的性能與技術,神助攻玩家在場上的靈活攻擊。為慶祝合作聯盟盛事,羅技更隆重推出最新巨作G502 LIGHTSPEED高效能無線電競滑鼠(建議售價NT$4,990),G502身為羅技全球最暢銷的電競滑鼠,此次推出無線版G502 LIGHTSPEED,獨家的Lightspeed無線技術,僅需短短1毫秒時間回報,速度遠超越當今有線滑鼠,經典弧度曲線的握感,減輕手腕負擔,11個可自訂按鍵及升級版高速滾輪,讓玩家在激烈電競遊戲中取得優勢,G502 LIGHTSPEED將成為最強的後盾。此款也支援PowerPlay無線充電技術,在滑鼠墊上使用同時持續充電,永久解決無線滑鼠續航力的問題,為無線電競創下新的里程碑。羅技與電競粉絲們一同共襄盛舉結盟神聖時刻特別推出超值限量優惠,於5/25-5/26活動期間前100名至羅技電競館購買G502 LIGHTSPEED高效能無線電競滑鼠,即贈送PowerPlay無線充電滑鼠墊(價值NT$2,990)。 Logitech G的夏季電競饗宴不僅止於此,更有5、6月檔檔精彩的活動規劃,一年一度光華封街於5月25日盛大展開,並提供玩家多項超優惠活動。今年5月28日至6月1日為國際性全直播主名星公益賽「ZOTAC CUP」,為公益而戰,將募款全數捐贈給「Esports Fundation」、「Gaming-Aid」以及「Make-A-Wish」等慈善機構,羅技期望盡一己之力挹注電競產業以及社會公益更多資源,體現社會企業責任。此外,6月1日TPA 唯一一隻電競冠軍隊伍將齊聚一堂,在羅技電競館舉辦表演賽,各路冠軍強者的絢麗電競技巧將淋漓盡致經典呈現。緊接著6月8日、9日台灣唯一世界級的格鬥遊戲盛事 —Taipei Major 鬪心白金賽事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正式開打,此次電競耳機由astro獨挑大樑,成為官方唯一指定使用電競耳機,為玩家們提供最清晰、真實的遊戲音效,融入遊戲中、完勝對手。凡於鬪心賽事現場購買A40電競耳機麥克風加混音擴大器組,即送PlayStation®Network增值卡1,000點以及獨家鬪心白金賽事聯名astro A40電競耳機專屬使用改裝側蓋。2019年夏季熱鬧非凡的電競盛事,融入Garena的職業電競元素,Logitech G勢必帶領台灣電競產業捲起一陣新炫風。
最多人點閱
- 華碩ROG SWIFT PG279Q螢幕實測開箱,27吋G-SYNC電競顯示器中的優質精品!
- 技嘉GIGABYTE G27Q實測開箱,27吋IPS 2K解析度搭載144Hz更新率,平面電競螢幕!
- 華碩ROG SPATHA電競滑鼠實測開箱,有線無線皆夠炫!
- 圓剛AVerMedia易錄卡C985 LITE遊戲直播擷取卡,晉升專業實況主最佳工具
- 技嘉AORUS FI27Q-X電競螢幕開箱動眼看,至尊級王者的視覺體驗!
- 純正電競元素延續、XPG首款電競筆電XENIA 15開箱評測,高質感外觀搭配高效能硬體
- ROG Zephyrus M「無懼.西風之神」效能實測,高規格又輕薄的電競筆電
- MSI 2WAY SLI HB BRIDGE L/M橋接器實測開箱,雙顯示卡發揮全速效能的神兵利器!
- 圓剛AVerMedia LGHD2直播擷取卡GC570實測開箱,專業實況主遊戲直播神兵利器!
- 年節寒假就是要打電動、NVIDIA讓爽度更上一層樓,feat AORUS GeForce RTX 3070 MASTER 8G
- 畫面由聲音掌控,Razer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Earbuds開箱
- ROCCAT SOVA電競膝上板實測開箱,客廳打怪練功最佳利器!